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构建与国内大循环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

华图教育 2021-02-09 10:38

一、【背景材料】

2021年1月11日,在省部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座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以国内流通为主体、国内国际双流通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是“十四五”计划“建议”提出的关系我国整体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需要从全局准确把握和积极推进。建立畅通的经济运行机制是构建新型发展模式的关键。

二、【解读分析】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计划”的“建议”,再次强调“十四五”期间要“提高直接融资比例”。从平滑实体企业“微流通”和实体经济部门“中流通”的角度来看,这不仅需要增加企业债券、股票等证券的发行和融资规模(以增加其在实体企业融资中的比例),还需要加快弥补商业信用的不足。

实体经济是一个纵横交错、不断循环的三维动态系统。相应地,金融作为引导经济资源配置的机制,也应该是一个纵横交错、不断循环的三维动态系统。企业的“微流通”资本供给既来自银行信贷机制的纵向供给(即间接融资),也来自商业信贷机制的横向供给(即直接融资)。在商业信用缺失的情况下,企业之间的交易媒介只能由纵向金融即银行体系提供,大大提高了实体经济对银行体系的依赖程度,呈现出银行业主导实体经济部门的局面。目前,商业信用机制的缺失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一个突出缺陷,应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中予以弥补。

商业信用机制以实体间的行业协会、技术协会、市场协会、信息协会为基础,在每一项商品交易、工程建设、技术合作等活动中实施。它具有内生性、高效率、风险分散(和低风险)等特点。它是实体经济部门各种企业之间的横向金融机制。银行信贷机制是一种独立于实体经济的纵向金融机制。商业信用的金融工具主要包括商业汇票(商业本票、商业承兑汇票)、提单、仓单、实体间资本贷款、公司债券等。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新的形式,如应收账款证券化、商业信用卡、供应链金融和互联网金融。1930年6月7日,包括英国、德国、法国和日本在内的27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了《汇票和本票印花税公约》。1988年12月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国际汇票和国际本票公约》。不难看出,充分发挥商业信用机制在经济金融活动(包括国际经济金融活动)中的作用是各国的普遍做法。

“十四五”期间,要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必须构建纵横交错、持续循环、适合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因此,在纵向金融体系已经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应加快商业信用机制的发展,促进横向金融体系的形成。具体措施包括突破“金融活动是金融机构专属权利”的概念,在金融机制中确立实体间产业活动的概念,将金融活动置于产业流通体系中;以商业承兑汇票为起点,以大型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和大型工程项目为对象,开展试点工作;建立商业承兑汇票交易市场,运用市场机制保障商业信用机制的成长;加快金融监管对象从金融机构向金融行为转变,实现金融监管对各类市场主体各类金融活动的全覆盖。

更多推荐

【遴选素材积累】快来这里看大作文素材

2024-03-11 15:37

【遴选素材积累】背!人民日报发布的经典金句

2024-03-07 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