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应做到三个“下功夫”

华图教育 2021-02-09 10:32

一、【背景材料】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提高,人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增强。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社会治理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在许多方面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十四五”期间,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社会治理的具体矛盾、现实重点和手段工具也将发生新变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特别是要做好三个努力。

二、【解读分析】

第一,大力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经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完善党组织领导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依法治国,和德治,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构建人人有责、人人有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根本保证。要完善党建主导、多方参与的共治机制,将党的领导落实到社会治理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充分激发各治理主体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活力。要结合党的大局,协调各方的政治优势、政府整合资源的行政优势、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社会组织的群众动员优势,创建全民参与的开放治理体系。要完善基层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将党的优良传统与新技术、新手段相结合,创新群众组织动员机制。还应注意的是,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不仅需要在相关法律法规中发挥重要作用,还需要在行业法规、团体章程和道德标准等社会规范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要依靠法治解决社会治理中的问题,积极引导群众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促进形成依法办事、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良好环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道德建设,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治理中的规范和约束作用。通过法治与德治的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和良性互动,可以在社会治理中提升“尊德守法”的正能量。

第二,大力提高社会治理信息化水平。目前,互联网已经广泛而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虽然网络空间在网上迅速扩张,但一些原本在网下存在的社会治理也进入了网上。随着社会治理模式从单向管理向双向互动、从线下向线上线下一体化转变,必须努力提高社会治理的信息化水平,以提高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当前,要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利用好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因此,有必要加强信息技术与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要以科技创新为抓手,以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推动社会治理模式创新,构建智能社会治理体系;建立和完善大数据辅助的社会治理机制,通过数据集中和共享,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社会治理社区;有效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搭建云平台,延伸服务链,拓展智能技术在社会治理各个领域的应用,通过数据交互降低社会治理的参与成本,提高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提升社会治理的整体效率。同时,面对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取信息、表达诉求、提出建议、参与社会治理的现实,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互联网思维,掌握使用互联网的基本技能,学会在互联网上收集社会状况和舆论,了解网民的想法和希望,让互联网时代的社会治理与网民的关注能以同样的频率产生共鸣。

第三,大力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性。坚持和完善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把更多的资源沉入基层,更好的提供精准精细的服务。《建议》提出“将社会治理重点下放到基层,下放基层权力,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减轻基层组织特别是村级组织负担,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团队建设,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这告诉我们,“十四五”期间要更加努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切实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性。因此,要不断强化服务功能,实现社会治理的精细化和精细化。关键是要改变粗放型、实证型的治理思路,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群体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个性化、精细化的社会治理措施。要进一步完善重心转移、实力下沉、安全感下降的工作机制,让基层社会管人管权管事。要努力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精细化水平,对不同类型的社区实行分类治理和差异化治理,通过深入调研、上门走访和座谈会等方式,围绕群众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准确满足居民的服务需求。要坚持和完善网格化管理服务机制,变被动应对问题为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向基层送去热情服务,让问题在基层得到解决,矛盾在基层得到化解。要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培养一批社会治理专家干部和各类社会治理人才,以科学的态度、先进的理念和专业的知识增强社会治理的预见性、准确性和有效性,使基层社会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更多推荐

【遴选素材积累】快来这里看大作文素材

2024-03-11 15:37

【遴选素材积累】背!人民日报发布的经典金句

2024-03-07 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