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华图教育 2021-02-04 10:25

一、【背景材料】

人民是国家的基础,谷伟民是生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牢牢把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每年都要抓紧粮食生产”,“农业科技要自力更生,自力更生,加快农业关键核心技术的发展”。

二、【解读分析】

事实证明,粮食的繁荣不仅来自于天时地利人和的自然禀赋,还来自于农业科技支撑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2020年,中国粮食生产连续越过“COVID-19肺炎疫情”、“洪涝灾害”、“台风”、“病虫害”等诸多关卡,交出了辉煌的成绩单。粮食总产量13390亿斤,连续17年丰收。是农业科技的护航,帮助抗灾,赢得丰收。但也要看到,随着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断收紧。只有通过科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从增产到提高质量,才能稳定国家的“粮袋”,壮大农民的“钱袋”。

种子是农业的“筹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对出处“卡脖子”进行技术研究。目前,我国自选品种播种面积占95%以上,良种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已超过45%,为粮食连年丰收和重要农产品的稳定生产供应提供了关键支撑。但是,我国种业自主创新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一些品种、领域和环节会影响农业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这要求我们加强农业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研究,缩小玉米、大豆、生猪、奶牛等品种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确保重要农产品的自主可控种源。同时,要开放种子生产、加工、销售和技术服务环节,逐步完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链,加快种子产业产业化升级,让良种成长为农民致富的希望。

实施“科技储粮”的关键在于人,关键在于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据估计,在生产条件相同、投资不变的情况下,仅通过提高农业技术入户率,就可以使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提高10%以上。一方面,通过农业技术推广和技术培训的手段,把实验室搬到田间,把论文写在田间,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新品种、新农艺生根发芽,让农民学得好、用得上、真得上,从而开辟科技创新的“最后一公里”。另一方面,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其他新的商业实体日益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要引导和带动更多的小农户去挑衅“黄金极”,提升农业创新、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聚集现代资源要素的协同作用,将人才、资本、技术拧成一股绳,让新农民带动形成更多的“科技共同体”,从而为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021年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特别重要的一年。启动“十四五”计划,全面启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进程,搞好粮食生产,稳定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基本状况,意义重大。把科技的翅膀插在农业上,翻种子产业,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必将使农业成为一个有前途的产业,使农民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职业,使农村成为一个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更多推荐

近三年山东省直机关遴选考题分析VS部分地市遴选考题分析

2024-03-12 17:01

激活旧事物的“一池春水”_遴选笔试备考

2024-03-11 15:33

筑牢文化自信,结出文明成果_遴选笔试备考

2023-02-09 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