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提高人民收入水平

华图教育 2021-01-28 09:19

一、【背景材料】

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把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要充分认识这一安排的意义,坚持制度理念,统筹各项工作,全面把握和落实“十四五”期间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的思路和任务。

二、【解读分析】

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按照《建议》提出的“坚持制度理念”的要求,加强前瞻性思维、统筹规划、战略布局和整体推进,统筹规划,提高人民收入水平。要统筹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收入水平,量力而行,增强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的可持续性。在处理收入水平提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时,要讲“两点论”。既要讲发展为民,不断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又要讲实事求是,不脱离实际,不做出难以兑现的承诺。实践证明,没有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居民收入的增加和劳动报酬的提高是不可持续的。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收入的提高必须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基础,福利水平的提高必须以经济和财力的可持续增长为基础,这样才能做到一件接一件,年复一年,逐步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

协调三个分配领域的相关政策,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收入分配质量,缩小收入差距,增强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的协同效应。初次分配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二次分配主要由政府调节机制发挥作用。第三次分配是社会力量通过慈善捐赠和志愿服务进行的,是对第二次分配的有益补充。要梳理三个分配领域的诸多政策、结构和功能,减少政策约束,使三个分配领域的政策不仅形成各自的体系,运行顺畅,而且有效衔接,相互帮助,形成就业政策、产业政策、税收政策、社会保障政策、财政转移支付政策、财政政策、慈善政策、社会救助政策的协同整合效应,共同促进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协调政府、企业、慈善组织、居民等主体,调动各方积极性,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政府应履行再分配和监管职能,促进就业和创业,支持和规范慈善事业的发展,为劳动者、企业家、创新人才和社会各界力量发挥作用创造舞台和环境。企业要勇于创新,诚实守法,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对员工、产品、股东、国家负责,做到投资有回报,员工有收入,股东有分红,国家有税收。慈善组织和志愿者组织应开展慈善捐赠和志愿服务活动,帮助有需要的人找到灵活的工作,为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做出更多贡献。广大人民群众要树立主人翁意识,努力增强就业创业能力,多渠道增加收入。只要在党的领导下,各方齐心协力,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就会有取之不尽的力量。

更多推荐

近三年山东省直机关遴选考题分析VS部分地市遴选考题分析

2024-03-12 17:01

激活旧事物的“一池春水”_遴选笔试备考

2024-03-11 15:33

筑牢文化自信,结出文明成果_遴选笔试备考

2023-02-09 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