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遴选面试热点】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

华图教育 2021-01-22 12:18

一、【模拟试题】

为了解决“把学生作业杜绝成家长作业”的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俞伟跃12月10日表示,对布置惩罚性作业、要求家长完成或批改作业等明确禁止的行为,发现一起,严肃处理。对于题目中的“禁止”,请说说你的看法。

二、【答案解析】

一、表现出态度。家校共育本身就意味着家长和学校要共同来教育孩子,但现在有些老师开始推卸责任,甚至把批作业交给家长,不批改就在家长群中骂,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部谈起了这个“禁令”,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与学校的矛盾。

二、分析"禁令"的积极意义。1.明确教师的职责。身为老师,就要负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以及作业的批改等等,这条禁令是在规范老师的职责,把批作业的任务交给老师,让老师履行好自己的职责。2.减轻父母的压力。许多孩子的家长每天的工作压力都比较大,强迫批改作业无疑是雪上加霜,禁止要求家长完成作业或批改作业,可以帮助家长减轻压力。3.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完成作业对学生的能力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减少惩罚性作业,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学生不依赖家长自己独立完成作业,能让老师更真实地了解学生的情况,给予更有针对性的辅导。4.体现了教育部的高度重视。教育部门历来高度重视学生作业管理问题,中发26号文件、减负文件等三十条中都有一些明确要求,这一“禁令”更是体现出对学生作业的重视。

三、分析"禁令"可能产生的问题。1.父母把所有的责任都交给老师。有些父母可能因为有禁令干脆把孩子的管理直接交给学校,交给老师,完全不管孩子。2.学校落实情况不佳。禁止令虽已出台,但许多老师根本不理会,仍然布置让家长帮忙完成的任务,家长又为了孩子上学不受委屈只能帮忙完成。

四、提出回应。1.父母积极参与。在家中还要引导和培养孩子养成自主完成作业的好习惯,与学校密切配合,形成育人合力。2.加强监督检查。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教育部可采取对学生和家长进行抽查的形式加强了解,对于仍在进行的明令禁止行为,要一抓到底,严加查处。3.提高作业质量。各地还应系统地设计一套符合学生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和学科特点的一套基本作业,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需要。

更多推荐

用好协同的方法论智慧_遴选笔试备考

2022-12-22 23:12

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_遴选笔试备考

2022-11-12 20:24

【遴选笔试备考】以人为本,固民主政治之魂

2022-06-06 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