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料背景】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沪府〔2020〕27号),进一步提高社区治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满足广大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现就进一步加强上海市社区治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二、【解读分析】
《行动方案》的主要任务有:
第一,数字基础建设行动。一是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加速实现5G、千兆光网、新型城域物联网等在社区的深度覆盖,夯实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基础。二是加强建立数据汇集机制。依托大型数据资源平台,建立健全以社区治理为导向的主题数据库,推动数据按需向居村共享,为居村的精细管理和精准服务提供支持。三是推进"社区云"平台建设。在“一网多用”的架构下,做实“社区云”居村应用平台,深化管理、服务、互动等功能,在居村层面整合部署信息系统,健全基层信息数据采集、比对、反馈、使用机制。通过依托市城运中心和城运系统,及时反馈、联动处理所发现的居村问题,支持居村治理。
第二,应用方案方案扩展行动。一是完善社区智能化终端配送。合理规划布局社区智慧零售终端、智能物品柜等智能终端,3年内,上海市社区、商务楼宇、机关、学校、医院等单位新增智能快递箱1.5万个以上。实施可回收物服务网点和中转站的改造提升,推进3000个上海市居住小区智能回收箱的规范化管理。积极推进垃圾智能识别、分类运输和市场化运作,创新经营模式。二是加强社区智能保安。到2020年,以社区人、车、路“微型卡口”(人脸抓拍、车抓拍)感应器为重点的社区智能保安建设全面完成,覆盖上海市16个区10987个封闭式小区,2886个开放式小区(含非封闭式小区、旧式里弄、农村民宅)。三是促进社区智能停车。三年内完成市区公共停车信息平台建设,并与周边社区公共停车场(库)及道路停车场的动静态数据联网,方便社区居民停车,缓解停车压力。四是推进智慧社区能源设施建设。建设智能化有序充电管理系统,2020—2022年每年建设一批示范小区充电桩,加快实现社区安全监管和智能化有序充电。推动居住区非机动车车库(棚)智能化改造。五是开展社区智慧早餐建设。社区周边新零售连锁便利商店合理规划、全面布局,依托布点式网订柜(店)取、智能取餐等项目,推动社区早餐店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创新“网上早餐经济”新模式,实现数字化赋能社区早餐工程。创建智慧社区老年餐厅,倡导居民早餐服务。实施试点“无人餐厅”,实现午餐自动化集中生产+早餐流动生产的新模式,覆盖100多个社区。六是推进智慧社区养老。强化养老信息系统建设,实现智慧养老管理和服务的精确匹配。大力推动社区智慧养老产品和服务的落地。试验推广老年急救、居家养老等智慧养老应用场景。到2020年底,上海市16区全部实现老年独居经济困难老人的应急呼叫工程。促进老年“智能同行”服务场景的发展。七是深化智慧卫生服务。以街镇为单位,整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检设备、身体素质监测站和学校健康检测资源,建立智慧健康驿站,畅通居民自检、自我健康管理、接受健康教育和早期干预的渠道。2023年,每个街镇至少建成一个标准化的智慧卫生驿站。
第三,加强紧急情况管理的行动。一是开展社区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推动智能化防灾减灾系统建设,推动自然灾害相关数据共享应用,加快社区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网络和终端设备布点,推动灾害管理部门专业监测预警和应急管理部门综合监测预警相结合。到2020年底,完成《上海市社区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及终端设备的建设。到2021年底,在徐汇、浦东、宝山、崇明、金山等区内,完成至少20个社区终端示范工程和试点演练。到2025年底,完成所有区级平台向街镇、居村延伸的纵向功能验证,不断扩大区级覆盖面。二是推进社区微型消防站报修平台建设。提高社区微型消防站的灭火救援、消防管理和宣传培训能力。三是丰富应急管理智慧场景。以电梯等专用设备的安全、消防、防汛、防爆、气象灾害预防、燃气、电力、公共卫生等小区应急管理为重点,加强物联环境和关键场景的建设,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第四,规范管理提升行动。一是管理服务场所。社区智能化设施服务场所的合理配置。新建成的居住小区应按照有关标准配建智能化终端配送设施(智能快件箱)等服务用房等,智能化终端配送设施属于公共服务设施。旧住宅区可参照新住宅区配置标准,设置智能化末端配送设施的服务场所。其它类型的智能设施,可以根据业主的协商,灵活配置使用场所。二是规范社区准入。构建完善的智能化终端配送设施入户标准流程。在业主委员会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业主的主体作用,对业主的意愿进行咨询,签订协议。根据合同规定,物业服务企业应做好配合工作,约定相关的权利和义务,督促设施单位履行相关职责。我们鼓励业主大会在管理规约中约定智能设施进入小区的事宜,授权业委会根据管理规约决定有关事项。社区居委会可以根据需要,建立社区协商平台,组织业主进行民主协商,促进居民在社区的共识。其它类型的智能设备进入小区,可参照以上标准。三是日常维护管理。企业由智能化设备运行企业的行业主管部门制定设备的日常维护标准,加强行业指导,建立企业黑白名单和退出机制。智能化设备操作人员承担日常管理职责,在智能终端显要位置,标明维修人员信息,建立巡视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巡视,听取用户意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应协助行业主管部门进行督促检查。
第五,支持系统优化行动。一是增加政策供给的力度。制定《上海市推进居住小区、商务楼宇智能终端配送设施(智能快件箱)建设实施意见》,并制定规划、指导原则,指导规范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提升便民服务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在新的商品房小区投入使用的同时,加强社区智能安防标准规范的实施。发布《上海市商业系统发展规划》《上海市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导则》,完善社区商贸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规划。完善“新城域网络物联专网建设指南”,优化5G及物联终端布局。对《上海市智慧社区建设指南》进行更新,加强对智慧社区建设的指导。二是供求资源的关联。构建完善的智慧社区建设供需对接机制。利用居村“自下而上”的征求意见和需求抽取机制,梳理形成社区智能设施需求清单和项目清单。依据社区的需要、企业的经营规模、信用状况等因素,制定智慧社区建设的指导方针和服务规范。以采购、补贴、奖励等多种形式提高项目落地效率。三是鼓励贴息支持。充分发挥贴息政策的作用,鼓励合作银行加大对社区“新基建”项目的优惠利率贷款力度,并按规定给予贴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