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修身律己重在“自持”

华图教育 2021-01-19 10:10

一、【背景材料】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告诉人们,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部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要深刻认识到自我修养和自律对于个人成长和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只有严格自律,才能保持警惕,加强自律。相反,一旦放松自律,随时都有可能陷入“人见利不害,鱼见粮不上钩”的陷阱,你们都有可能被拉拢被追杀,你们都有可能被“糖衣炮弹”击倒。俗话说“一个人能否做到诚实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是自己。”

二、【解读分析】

修己之道要自持。我们所说的自我控制,是指自我约束和控制。后汉书中有:东汉名臣杨震,东莱太守高升。到了昌邑,昌邑令王密“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并说“暮夜无知者”,但杨震厉言阻止:“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什么叫无知呢古往今来的士人,都懂得自持这一朴素的道理,今天的共产党人更应该有自持为官的自觉追求,更应该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从许多正面和负面的经验教训来看,善于和能够自我控制的人,不仅可以使自己“腰杆挺直”,而且可以使共产党人始终坚守政治底色。

自律的基础在于慎终如始,时刻自我反省,自我警醒自励,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独慎微”,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提倡的一种自律精神,也是党员干部必须保持的一种修养境界。古训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只有先在细枝末节上保持警觉,警醒,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将自律转变为自觉的行为和习惯。

人生在世,总有一些事要做。自我控制的关键是要充满敬畏之心。敬畏他人的人,往往更懂得自我约束,更注重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敬畏之心在于对人民的敬畏。权力赋予人民,人民就有权力。”各级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的权力,归根到底是由人民赋予的。也就是说,各级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的时候,都要忠实于人民,主动接受人民监督。要不然就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历史与实践证明,对权力与人民心存敬畏,必然会形成修身自律的自觉自觉。

一身正气的良好生态,源于各级领导干部严以律己的自觉行动,源于各级领导干部。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广大党员干部只有以自己的意志严格自律,才能筑起拒腐防变的精神堤坝,使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永远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更多推荐

【遴选面试技巧】低分进面就一定是炮灰吗?

2024-03-27 15:48

近三年山东省直机关遴选考题分析VS部分地市遴选考题分析

2024-03-12 17:01

【遴选素材积累】让传统文化在创新中赓续绵延

2023-12-18 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