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促进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

华图教育 2021-01-19 10:06

一、【背景材料】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这为提高基层治理水平指明了路径。

二、【解读分析】

网格化管理,就是按照属地负责、布局合理、管理方便的原则,在一定的管理权责空间内,根据人、事、物等要素分布状况及其管理服务需求特点,打破部门职能壁垒,实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管理体制和功能配置,实现管理的条块分割和治理。网格化管理是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有效的基层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方式,不仅能整合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降低行政成本和基层组织压力,还能全面、准确地掌握区域情况和动态,及时发现和迅速处理问题,实现社会治理资源与治理需求的精确对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座谈会上强调加强网格化管理。近几年来,网格化管理在基层治理实践中成效显著。尤其在防治新发肺炎的工作中,网格化管理在社区疫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立基层管理服务平台,需要进一步优化网格管理,建立健全网格流转处置、网格管理事项清单等工作机制,使基层网格的作用更加突出。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基层公共服务的期望越来越广泛和多样化,这就对基层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基层管理服务平台,使基层管理服务常态化、精细化、制度化。在基层治理中,要结合基层事务的特点,加强服务意识,贴近群众的需要,不仅要做好基层的事,做到基层有人办,而且要做实、做准、做细,提高为民服务的水平。当前,基层治理仍然面临着力量不足、资源有限、多头管理、负担过重等问题,迫切要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搭建精细化服务平台,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系,使基层有条件、有能力更好地为群众提供精细化服务。现代科技和信息化手段是高水平的基层治理的重要支撑。有效的网格化管理以及精确而精细的公共服务,其背后是以地图库、人口库、法人库、环境库等多种信息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形成了多图层、多功能的动态数据库,政务网、因特网、物联网、便民服务终端相互连接,形成了人、事、物、组织全要素服务体系。建立基层管理服务平台,需要以更加科学、便捷的信息技术手段,对其进行优化和提升。应进一步消除基层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促进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实现各种信息的统一分析、研判、分类和综合处理,为基层治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社会治理的基本单位是基层,经济社会发展与民生矛盾集中;草根阶层的错综复杂,决定了单靠一个方面的力量很难正确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唯有团结社会治理各方力量,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才能使基层社会稳定有序、充满活力。目前,我国正在构建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不仅是一个由党的领导、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努力的开放平台,而且还是一个注重治理成果共享的平台。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指出:“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的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和方式,是促进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基层治理的重要举措和部署。建设基层管理服务平台,需要政府充分、正确履行职责,管好、管好政府管的事务,同时要创新和完善各方参与基层治理的体制机制,规范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的方式方法,培育良好的基层治理生态。

更多推荐

近三年山东省直机关遴选考题分析VS部分地市遴选考题分析

2024-03-12 17:01

激活旧事物的“一池春水”_遴选笔试备考

2024-03-11 15:33

筑牢文化自信,结出文明成果_遴选笔试备考

2023-02-09 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