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遴选范文赏析】传承中创新 让历史焕发新机

华图教育 2021-01-14 11:10

《琵琶行》,一首在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古诗,最近却以流行歌曲的新面貌出现在了网络上,并且意外蹿红。这首曲子被90后改编后出乎意料的好听,传统和新点子之间的碰撞,不仅提供了古诗词新的生命力,也让网友感慨“古诗背诵不再难”。其实,不仅是以《琵琶行》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其他事物发展的规律亦是如此。要想历久弥新,就需要坚持传承和创新携手并进,才能真正创出新路子。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要立足根基与历史的,传承就是保证根脉不断,基石不丢,若无传承,势必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当然,发展绝对不仅仅是只传承就可以实现的,外界变化多样,若无传承,就会与时代发展脱轨,所以还需融入时代特色,做出新改变,才能永葆生机。

传承是事物发展的前提。无论是底蕴深厚的古诗,还是匠心独运的技艺,或是不断变迁的思想流派等,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如何延续,如何发展,不仅需要结合时代变化做出新调整,还需立足基础,传承延续。同仁堂、稻香村等百年老店,口碑在纷繁变化的今天仍能屹立不倒,原因就在于传承了文化中的精髓,延续了那份为消费者考虑的初心。相反,若随着时代发展随波逐流,只会让事物毫无生命。如今,中国声音和中国元素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世界舞台上,不管是儒家文化走出去,还是中国动漫受关注等等,都在说明中国文化的发展倍受瞩目。所以寻求中国文化中优秀的价值观和核心精神,就必须立足传承,唯有传承才能保证根脉不断,才能实现绵延发展。

创新是事物保持生命力的方式。对于新时代的年轻人来说,“传统事物”总感觉有距离感,无亲近感,从戏曲到古诗词,再到地方文化等等都是同样的感受。那些老旧的、高高在上的、与当下审美不匹配的内容如果一直是以老式的姿态出现,必定无法赢得年轻人的喜欢。新文化运动反传统时期,传统文化是在经过改造后以新的形式出现发展的。现代,传统文化更是需要经过“创造性转换”才能走进年轻人的心中,拉近彼此的距离,所以无论是《中国诗词大会》、还是《国家宝藏》等等都在不断做出创新。无疑这些节目重新打开了我们认识传统文化的大门,也让传统文化焕发了新的生机。当然,不仅是传统文化,其他的事物发展也需遵循此道才能赢得信赖。因此,创新才能为事物注入新的动力,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不论是老林延续父辈坚持做好手工酸枝筷子传人,还是小林接手将自己的想法融入其中,让手艺历久弥新。我们都可以看到,事物的发展唯有坚持传承和创新的结合才能实现。无论是改革开放之初的新开辟时代,还是改革进入到深水区的现在,做好传承和创新才能实现发展。唯有坚持这一发展思路,才能实现百年大计,才能引领发展的潮流。

更多推荐

【遴选素材积累】遴选大作文黄金框架及高分模版

2024-04-01 16:41

【遴选热点】人民网三评“蹭流量”之一:丧失底线,败坏风气

2024-03-25 16:40

2024四川省直遴选和选调公务员考哪些内容?

2024-02-28 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