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遴选面试热点】文明需要安静守护

华图教育 2021-01-13 10:38

一、【背景材料】

尽量不在公共场所打扰他人,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准,在公共场所“安静”是一种很合理的诉求,但高铁、地铁车厢、电子设备声音外放、电话通话声音过大等行为,都会影响其他乘客的乘车体验。怎样共建共享文明、温馨、宁静的列车出行环境,回应乘客的呼声,尊重乘客的选择,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新修订的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于日前正式实施。在这些禁止条款中,特别增加了针对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电子设备声音外放的条款,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

二、【模拟试题】

新修订的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于日前正式实施。其中特别增加了针对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电子设备声音外放的禁止性规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你觉得这怎么样?

三、【答案解析】

纵观现在,无论是飞机、高铁,还是公共汽车、地铁,都有不少人在娱乐自己,播放自己的音乐,播放自己的声音,听自己的声音,严重影响了其他乘客的乘车体验。面对面指出问题有点儿尴尬,一言不合还可能引发冲突,“多事不如少事”也成了许多人的无奈选择。但今年,从高速铁路的“静音车厢”,到城市的“静音地铁”,聚焦的都是社会上的痛点。所以,从制度层面治理周围的“噪音污染”,不仅是回应民意的必然要求,同时也体现了政府治理的精细化。无论是反对在公交地铁里吃东西,还是拒绝坐在连排座位上睡觉,还是禁止电子设备声响外放,几乎都遵循着一条“求索—立规—达成默契”的路径,而地铁里出现的静音车厢何谓静音问题,“安静权”的提出,也正是反映了人们对出行舒适性的重视,个人权利意识的提高,对安静的期待,这是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必然。每一个时代都应该有符合它的公共法规。静静权,表面上是一种对耳边清净的追求,实则是在公共空间中为个人权利划定不受他人干扰的界限。

自2020年起,交通运输和铁路部门已陆续采取措施,保持公共交通的安静和舒适。交通部发布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和服务管理办法》实施后,该办法明确禁止在使用电子设备时将声音外放;北京、天津、武汉、昆明等城市轨道交通也明确禁止在轨道交通中使用声音外放。今年10月,铁道部还提出在京沪高铁、成渝高铁部分复兴号动车组试行“静音车厢”。乘客如有符合相应行为规范的意愿,可通过12306网站、手机客户端等购票,可选择“静音车厢”。因此,相关部门也应积极主动地落实好相关规定,才能让地铁、公交、列车被迫追剧、被迫看综艺节目、被迫听神曲的日子终于可以一去不复返了。与此同时,还应在出入口设立志愿者,向旅客宣传新规定,鼓励旅客自觉戴耳机观看电子设备,或浏览无声画面。而且站内,除了循环播放“电子设备禁外放”的广播电台,还要张贴“禁外放”的宣传画。文明化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在飞速发展的时代列车上,谨记个人之外,还有社会,也要用规则来维护权益。

更多推荐

在拼搏奋斗中书写多彩的青春答卷_遴选笔试备考

2023-08-01 16:00

向着新的奋斗目标,出发!_遴选笔试备考

2023-07-09 21:38

【沈阳遴选政策理论】沈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的解读

2021-03-29 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