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材料】
国家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其他机构组成的App专项治理工作小组近日发布了《关于人脸识别应用公开调查(2020)》。报道称,超过九成的受访者使用过人脸识别,在具体使用中“刷脸支付”最为流行。六成受访者认为人脸识别技术存在滥用趋势,三成受访者表示,人脸信息泄露、滥用导致个人隐私或财产损失。
二、【模拟试题】
报道称,六成受访者认为人脸识别技术存在滥用趋势,三成受访者称,人脸信息的泄露、滥用已导致个人隐私或财产损失。你觉得这怎么样?
三、【答案解析】
第一,归纳话题,作出评价。脸部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风险。这份调查报告的结果也反映了目前人脸识别技术存在滥用的趋势,需要对相关配套法规和管理办法进行完善。
第二,现状分析。近几年来,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广泛,从原来局限于金融支付、保密行业应用的“黑科技”,“迅速“飞入千家万户”:学生进图书馆要刷脸,业主回小区要刷脸,厕所里扯卫生纸也要刷脸确认身份,更严重的是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也开始将手伸向每个人的“脸”。
第三,影响分析。从正面来看,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广泛发展和应用,人们可以在生活的不同场景中感受到这项技术所带来的便利,确实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给许多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滥用人脸识别技术而产生的各种问题:1.侵犯消费者的隐私。一些企业在进行脸部信息采集时,不事先征得用户同意,甚至未经用户知情,这都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侵犯了用户的隐私。2.由于过度采集或滥用、泄露个人生物特征信息而形成的黑灰产业链,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隐私,而且为不法分子提供了更为方便的作案工具,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也危及社会稳定。3.人脸识别技术若不能得到正确规范的应用,势必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反感,影响相关行业的长期发展。
第四,原因分析。人脸识别技术正处于高科技的风口浪尖,其发展和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很多企业都涉足这一领域,这也是市场导向的结果,但在滥用人脸信息背后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也不容忽视。一部分企业对有关规定视而不见,利用技术、市场的优势,制定霸王条款,过分地收集、保存了使用数据,而将包括人类面部信息、指纹、虹膜在内的大众生物信息,作为人格权的一部分,予以法律保护。一方面是因为资本利益的驱使,个别地方还存在着“懒政”。很多推动人脸识别项目的地方,都是一些企业资金的推波助澜,急切地跑着跑着,把市民的脸“拉”下来,占领了市场,即使此时亏本也要赚吆喝。
第五,提出建议。一是完善相关立法,如杭州近期通过立法禁止强迫业主刷脸,从法律层面对部分企业或其他组织发出警示。二是相关部门应坚持问题导向,紧随科技发展步伐,制定更严格的人脸数据存储标准和使用规范,消除技术开发者、App运营商各自为战的数据孤岛,严厉打击相关违法犯罪活动。三是坚持科技伦理道德,重视用户信息的采集、使用、保存的法律界限,规范操作,主动厘清行为界限,避免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