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材料】
十二月二十一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新时代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引起了广泛关注,中国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性的“路线图”更加清晰。中国全面推进能源消费方式变革,构建多元化、清洁化的能源供应体系,既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加快推进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应在气候变化、环境风险挑战和能源资源约束等全球性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
二、【解读分析】
能量是经济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来源。现代社会,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有效地提高了各国的生产力,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几十个国家先后实现了现代化。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环境污染、能源短缺、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突出。世卫组织指出,每年由于大气污染而导致的死亡人数高达700万,并呼吁全世界减少使用化石燃料。WMO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1-2020年是工业革命以来最热的10年,而2020年是工业革命以来最热的10年。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时有发生,气候变化加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更是在12月12日的气候峰会上大声呼吁各国领导人宣布本国进入“气候紧急状态”,直到碳平衡的实现。
世界上许多国家并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改变能源的。全球正在加速推进以清洁低碳为导向的新一轮能源变革,其中包括巴黎协定的签署,全球各国纷纷宣布碳中和目标,减少化石能源消费,以及大力发展新能源。根据英国石油公司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评论》,在全球煤炭消费持续下降的同时,全球可再生能源在2019年以创记录的速度增长,占一次能源增长的比例超过40%。由国际能源机构发布的《2020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预测,2020—2030年间,可再生能源电力需求将增加2/3,占全球电力需求增量的80%左右。潘家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表示,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全球发展的大趋势。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第二大经济体,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也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最快的国家。针对日益严重的气候变化、环境风险挑战和能源资源约束等全球性问题,中国实施了能源消费革命,推动了能源技术革命,推动了能源体制的全面变革,加强了国际合作,实施了能源安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新战略,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
自2012年以来,中国累计单位GDP能耗下降24.4%,相当于减少12.7亿吨标准煤的能源消耗。2012-2019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7%,能源消费年均增长2.8%,这是一个支撑因素。据初步测算,2019年煤炭消费在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为57.7%,比2012年下降10.8个百分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所占比重为23.4%,比2012年提高8.9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消费所占比重为15.3%,比2012年提高5.6个百分点,提前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的目标。IEA可再生能源市场与政策高级分析员HimyBahal认为:“中国是全球可再生能源的领头羊,未来几年仍将保持领先地位。”中国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单位GDP能耗下降幅度居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