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深化改革,立好教育评价指挥棒

华图教育 2020-12-18 10:30

一、【背景材料】

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作为新中国首个关于教育评价体系改革的文件,整体方案的出台实施,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引导全党社会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解读分析】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正围绕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深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评价中评价什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社会用什么。教育评价改革的总体规划以学校评价为目标,提出坚持以立德·庶人的有效性为根本标准;根据对教师的评价,提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是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根据学生评价,提出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还明确了就业评价,建立了以德才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人才使用机制,共同营造了良好的教育发展环境。只有建立和完善多维度的综合评价体系,努力实现教育评价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教育评价的指挥棒才能牢牢地插好、用好,保证教育的正确发展方向。

教育评价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在于教育评价标准高度符合教育规律和时代要求。为了克服唯分数、唯学业、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疾,提高教育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坚持破基础、结合措施。比如在学校评价方面,打破了重分数、轻质量等片面的办学行为,建立了立德树人的实施机制;在教师评价方面,要打破重科研轻教学、重教学轻育人的行为,确立潜心教学、全心全意育人的制度要求;在学生评价方面,要摆脱给学生贴分数标签的不科学做法,确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要求。教育评价机制改革之所以备受关注,在于根据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班级、不同类型的教育特点和教育规律,改进结果评价,加强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完善综合评价,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解决教育评价的指挥棒问题是充分激发教育发展活力的关键一步。近年来,各级、各地都在探索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评价的改革。一些地方试行了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的“绿色指数”,并结合本地实际,建立了一套代替单一分数排名的评价体系;有些地方注重用很多“尺子”来衡量学生的才能,鼓励多元化发展;一些地方利用“教育评估应用云平台”对课堂教学进行智能分析,使其成为改善日常教育教学的新起点……这些改革尝试对于促进教育教学回归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大有帮助。下一步,必须拿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长期工作的韧性,确保教育评价改革的任务落实到位。

教育是国家和党的伟大规划。要解决教育评价改革的世界性、历史性和现实性问题,必须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提高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科学履职能力。根据改革计划,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突出中国特色、反映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这必将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更多推荐

【遴选素材积累】面试金句类备考:文化

2024-03-22 14:53

【遴选素材积累】背!人民日报发布的经典金句

2024-03-07 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