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材料】
我国发明专利申请68.3万件,国内企业提交发明专利申请同比增长12%,每万人口拥有发明专利14.3件!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主要知识产权指标达到了预期目标,知识产权事业保持平稳发展。此成果,再一次表明,新冠肺炎疫情不会改变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不会改变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也充分显示了我国市场主体复工复产加快,发明创造活力不减的良好态势,体现了创新驱动所蕴含的无限潜力。
二、【解读分析】
突发疫情不可避免地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创新驱动的价值更加突出。从疫苗药物研发到“大数据”群防群控,从远程办公和网上教室到无人销售和非接触式服务,科技带来的变化不仅增加了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影响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疫情催生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促使中国市场主体积极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方兴未艾,我国经济也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势头的关键时期。从上半年中国的主要知识产权指标来看,国内专利申请情况总体稳定。2月后,申请数量迅速恢复并持续上升,带动市场主体以创新赋能进行调整转型升级,使创新动力有了再次提速的基础。特别是随着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完善,以及激励政策的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实现从“我要创新”到“我要创新”的转变。上半年国内申请专利企业22.9万家,比去年同期增加3.2万家;在发明专利申请中,企业占66.6%,比上年增长3.2个百分点。企业专利申请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更多企业开始将注意力转向科技附加值,把创新作为自身发展的生命线,大力推动行业和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产权资源,成为名副其实的专利国家。同时,“大而不强,多而不精”的问题依然存在,优质重点核心专利不多,部分领域专利布局仍显不足。将专利转化为先进生产力,带来效益,促进发展,不仅是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知识产权事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面向未来,知识产权制度作为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将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我们要继续转变观念,加强专利评估的质量导向,在保持专利数量稳定增长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专利质量上,积极培育高价值专利。同时,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和市场需求的有机联系,以创新牢牢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