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 “历史耐心”至关重要

华图教育 2020-12-17 13:24

一、【背景材料】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雄安新区开发建设情况、出席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40周年大会、考察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等场合,多次强调要有“历史耐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更加广阔的时代背景上,用大历史观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提出了新的要求,具有历史的深邃内涵,现实的深远影响,弥足珍贵,至关重要。

二、【解读分析】

“历史的耐心”就是把我们必须做的或者正在做的事情放到历史的长河中,用大浪淘沙,经受住历史的考验;放在历史的大坐标大背景里,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历史耐心”是一种不焦虑、不慌不忙、淡定从容的表现;是我们不在一个地方一个领域谈成败,不在一个瞬间谈英雄,不看就抓住每一天的一种反思。

“历史的耐心”让历史辉煌,让现实辉煌,造就美好未来。历史是过去的现实。当现实来源于历史的时候,就一定会成为未来的历史。穿越时间的隧道,在五千年的浩浩荡荡的岁月里,从巍峨的万里长城,到大江南北星罗棋布的众多巨型工程,如赵构大桥、都江堰、南北运河等,先辈们为后人留下了丰富而灿烂的历史遗产。,所有这些都是通过坚持一种“历史的耐心”而创造出来的。在近百年的艰苦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创造了丰富的历史遗产。从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到众多标志性的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工程,再到前所未有的扶贫等等,都是发扬钉钉精神,保持“历史耐心”的结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可能一战而成,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成功、毅力和“历史的耐心”。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也有过“大跃进”和“追美英超”的教训,脱离实际,盲目冲动,是缺乏“历史耐心”和违反历史规律的结果。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要保持“历史的耐心”,就要有“成功不一定与我同在,成功一定有我”的胸怀和境界,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发展观;要有“坚持青山不放松,让东西南北风”的力量和韧劲,不为别人所偏,只踩自己的定步和毅力;你要有“浮云遮目”、“乱飞不慌不忙”的眼光和毅力,爬山越岭。

不久前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勾画了未来五到十五年的蓝图,实现了“五个强国”的目标,到2035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一个大游戏,一个大布局,需要极大的“历史耐心”,把蓝图画到底,一个接一个地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任何浮躁、大喜过望、急功近利,都会对我们的事业造成伤害。只有努力工作,争取稳步前进,我们才能实现稳定和深远的成功。“历史耐心”考验战略决心,体现清醒和自我意识,揭示意志品质。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世界上很多东西只是转瞬即逝的浪花,沧海一粟;世界上有许多事情,特别是那些奠定基础、造福长远、关系到百年计划和千年计划的事情。那些触及灵魂,触动筋骨的矛盾和问题,是无法迫切快速解决的,有时需要等待,而这种等待需要“历史的耐心”。"这张长椅冷了十年。"要保持“历史的耐心”,就要克服一切形式的浮躁、焦虑、纠结,克服一切形式的功利、虚荣、不现实,忍受孤独,保持心态平稳,从容不迫,沉着独立,不被一时之名所惑,不为一物之利而焦虑,不为一个字的名声所扰。

“一万年太长了,就为了那一天一夜。”保持“历史耐心”,不是一味的等待,什么都不做,而是以对历史对时代负责,对人民对事业负责的立场和态度,积极行动,顺势而为。历史潮流是浩浩荡荡的,那些已经沉淀下来的伟大成就,靠的是“历史耐心”的奋斗,不是一阵风吹走的,而是可以传承下来,经得起岁月的洗礼和历史的考验。

更多推荐

【遴选面试技巧】低分进面就一定是炮灰吗?

2024-03-27 15:48

近三年山东省直机关遴选考题分析VS部分地市遴选考题分析

2024-03-12 17:01

【遴选素材积累】让传统文化在创新中赓续绵延

2023-12-18 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