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华图教育 2020-12-11 23:35

一、【背景材料】

城市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及2055年远景目标的决定》,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明确了新型城镇化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新阶段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规律,着眼于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城镇化,作出重大战略部署,为“十四五”时期和今后一段时期新型城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理解和全面贯彻全会精神,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市化,显著提高城市化质量,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安全健康、高质量的城市生活,推动经济向稳中有进的方向发展,推动社会向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坚实支撑。

二、【解读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以提高素质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并多次作出重要部署和指示。“十三五”期间,各有关部门和地方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全面确立新型城镇化顶层设计,重点改革领域取得突破,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高,新型城镇化取得历史性重大成就。

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取得显著成效。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展开。各级城市全面放开并放宽了落户限制。约有1亿农业移民在城镇定居。到2019年底,常住人口城市化率达到60.6%。居住证制度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技能培训、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加快覆盖城镇居民。“人地钱挂钩”的配套政策不断完善。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城市化空间格局已经整体形成。城市群规划全面实施,城市群的集聚人口和经济作用不断显现。19个城市群承载了中国75%以上的城市人口,对GDP的贡献超过80%。都市圈建设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城镇化水平继续提高。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增强,中小城市功能稳步提升,特大城镇设市取得突破性进展,城市数量增至684个。城市发展质量大大提高。城镇每年新增就业岗位1300多万个,棚户区改造开工2157万套,城市轨道交通里程突破5500公里,污水处理率达到95.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明显提高,绿色、智慧、人文新城建设成效显著。城乡一体化迈出了新的步伐。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顶层设计完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一体化加快推进,水电、道路、网络等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全面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4年的2.75稳步下降至2019年的2.64。

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城镇化发展不平衡仍然存在,体制和制度障碍尚未完全消除,城市基础设施存在诸多不足,大、中、小城市发展仍不协调,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有待提高,内外环境变化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特别是新冠肺炎肺炎的影响暴露了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城市治理体系亟待完善。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起点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构建以国内流通为主体、国内外双流通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支撑,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结合点。它有利于优化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农村振兴,促进城乡一体化,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十四五”时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要立足发展基础,顺应发展趋势,解决突出问题,科学规划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更多推荐

激活旧事物的“一池春水”_遴选笔试备考

2024-03-11 15:33

【体制杂谈】体制内哪些岗位升得快?

2023-12-22 16:52

为什么清北毕业生喜欢去体制内?

2023-10-01 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