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材料】
“在新的起点上,经济特区广大干部群众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保持‘破’的精神,‘创’的势头,‘做’的作风,努力继续写出更多的‘春天的故事’,创造出新的、更大的、让世人瞩目的奇迹!”10月14日,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和发展的十大宝贵经验,为更高起点推进改革开放作出了部署。这是自2012年和2018年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即将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来到深圳。三个关键节点,三次南下深圳,不仅为世界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也向世界传达了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道路的决心。
二、【解读分析】
建特区是党和国家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伟大创举。党和国家于一九八○年八月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一九八八年四月又批准设立海南经济特区,明确提出要发挥经济特区在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带动作用。从此以后,深圳等经济特区就站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弄潮儿,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谱写了奋发有为的壮丽篇章,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深圳干部群众披荆斩棘,奋发图强,用40年时间走过了国外一些国际化大都市数百年的历程,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在1980年到2000年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从2.7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2.7万亿元,年均增长20.7%;率先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实施千余项改革措施;在1980年到2000年间,外贸进出口总额从0.18亿美元增加到4315亿美元,年均增长26.1%;在2002年到2002年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25万元增加到31.6倍,比1985年增加了31.6倍;在今天,深圳特区充满活力,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前景。英国《经济学人》曾经评价过深圳,“世界上4000多个经济特区,没有比‘深圳奇迹’更成功的典范了。”改革开放是深圳崛起的动力,改革开放是深圳兴旺发达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作为中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是党和人民一手打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张白纸。在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关于兴办经济特区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经济特区不能只办下去,还要办得更好,办得更好。”
如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变的大变局,新冠状肺炎的全球大流行使这一大变局加速改变。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经济正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形成;与此同时,我国在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特别是经济特区的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深圳等经济特区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如何紧紧抓住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在危机中孕育新的机遇,于变局中打开新的局面,还要坚定不移地改革开放!党的十九大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四十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圳等经济特区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对特区而言,是一次新的历史机遇。特区建设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全局出发,贯彻新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的发展格局,以永不懈怠的奋斗姿态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不断开创特区工作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