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

华图教育 2020-11-30 19:31

一、【背景材料】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让每一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把和谐稳定建立在基层。要不断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体制,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才能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二、【解读分析】

加强各种基层社会治理措施的系统整合。使各治理主体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形成合力,构建具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是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点之一。要在基层社会治理的各个领域落实党的领导,使党建“一条红线”贯穿基层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化解矛盾,将法治理念充分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实践;加强农村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形成民间咨询、民间私营、民间管理的多层次基层咨询格局;充分发挥自治宪章、村规民约在城乡社区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弘扬公序良俗,实现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推动现代科技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通过现代科技促进社会沟通,完善管理服务,打造新型治理模式。

建立一个社会治理的社区,在这个社区里,每个人都是负责任的、负责任的和享受的。推进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机制领导的方式和载体;完善联动整合、集约高效的实施机制,建立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工作联动的合作机制,实现社会治理资源整合、力量整合、功能聚合和手段整合;引导和支持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群众组织、社会团体、城乡社区居民组织等各种社会治理实体参与社会治理,形成强大的治理合力;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人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人人负责的良好局面。

完善社会治理的精细化。这是及时回应不同社会群体利益的客观要求,也是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向。要倡导和形成精细化治理的理念,努力使基层社会治理做到“精”、“小”、“巧”、“精”,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群体的特点,采取个性化、精准化的社会治理方式。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熟悉法律、掌握治理方法、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专业队伍,为社会治理的精细化提供人才保障。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以群众满意度为主要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为治理行为和服务效果提供科学有效的监督和评价依据。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制定实施标准,制定权力清单,明确基层开展精细化治理的监督体系,以制度为保障,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精细化水平。

促进信息技术与社会治理的有机结合。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推动社会治理手段向智能化转变。一是强化智慧社会治理意识,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二是提升智能治理水平,将线上线下治理网络有机融合,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充分整合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大数据资源,将大数据分析计算应用于基层社会治理,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准确性和精细化。三是积极探索“互联网+社会治理”、“大数据+社会治理”、“人工智能+社会治理”模式,通过智能拓展基层社会治理的广度和深度,构建以智能为主导的“大联动、微治理”体系,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智能生态圈。

更多推荐

【遴选素材积累】背!人民日报发布的经典金句

2024-03-07 15:31

2019-2023中央遴选招录情况

2023-10-04 19:27

为什么清北毕业生喜欢去体制内?

2023-10-01 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