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材料】
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任务是文化建设,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论述》的重要内容。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导向性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到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领域专家座谈会上发表的讲话中指出:“文明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把提高社会文明水平作为重要任务。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要以“社会文明新提升”为主要目标,推动形成符合新时期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和行为规范。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深刻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文化方向和文化功能,指明文明水平和文化强国的社会基础。
二、【解读分析】
恩格斯曾指出,文明是社会素质。这表明,各种类型、各领域的文明必须表现为社会文明,社会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集中表现和显着标志。文化是培人化人、塑造社会文明更基本、更深入、更持久的力量,文化建设成为提高社会文明水平的主要途径,提高社会文明水平成为文化建设的发展标准。文化建设与社会文明的共生共存关系,使文化建设的进展成果直接表明社会文明的发展程度。在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强调提高社会文明度,不仅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确立了牵引力,而且对开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道路也有重要意义。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成果,包括文化建设的显着成果和社会文明的明显进步。全面现代化更上一层楼,文化建设有新的内涵和要求,社会文明建设空间广阔。
全面现代化,促进各个领域的现代化建设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从不平衡到逐步平衡,从不协调到逐步协调。社会文明是民族和国家发展进步的平台,社会文明的程度影响和制约了其他文明的发展程度。社会文明建设不能落后,必须走在前面的短板,必须适应其他文明。我党以提高社会文明度为文化建设任务,融入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表现出全面现代化是一个也不可或缺的现代化,也是一体化推进、协同发展、整体提高的现代化,表现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鲜明特征和显着优势。
中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社会文明是社会主义的社会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文明的根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路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方向。要树立社会文明建设的思想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用先进思想铸就灵魂培养人。体现社会文明建设的价值导向,构筑具有强烈感动力的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文明,作为凝聚灵魂、强烈基础工程,巩固社会理想信念的基础。加强社会文明建设精神实力,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进一步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培育社会文明建设时代新人,推进市民道德建设,实施文明建设工程,广泛开展志愿服务爱护行动,培育诚信文化,鼓励劳动创造幸福,推进家庭、家庭教师、家庭风格建设,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社会文明建设的文化环境,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电影、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应,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在这些方面,可以在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找到指针和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