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

华图教育 2020-11-26 22:00

一、【背景材料】

不久前,国家文物局与上海市政府签订协议,启动和推进社会文物管理综合改革国家试点合作。今后三年,上海将在社会文物管理政策、促进机制、开放途径、服务方式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文物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新途径。它承载着灿烂的文明,传承着历史文化,是我们宝贵的遗产,保护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地讲述了过去,而且深刻地影响了现在和未来;它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我们的后代。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加强考古学工作和历史研究,使馆藏的文物、展览品、遗物、手书、古书、典籍全部活化,丰富全社会的历史文化养分。

二、【解读分析】

传统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它折射出一个民族的精神特质。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提高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在历史层面上,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就是记录和传承文明发展的历史,以史鉴今;从社会发展层面上,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本内容,是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民族复兴的有力支撑;从经济层面上,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对扩大对外交流,发展文化旅游,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要加大文物保护的力度,促进文物的合理、适度利用,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

我国对“十三五”时期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保护和利用进行了重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落实了政策法规,保护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行业管理逐步走向精细化,挖掘利用方面逐步走向规模化,记录展示方面逐步走向数字化,预防性保护和抢救性修复方面逐步走向均衡……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需要不断巩固,健全的管理体制和保护机制需要不断完善,从而在提高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能力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世界文物大国的我国,文物保护工作依然任重道远。通过调研,作者发现,目前相关工作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政策举措创新不够,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科学理念需要进一步提升,应积极推广先进的保护理念和科学的保护措施;总体规划和连续实施不到位,“重申报、轻管理”,“重开发、轻保护”现象应当得到纠正;安全责任意识和防范意识需要提高,专业人才队伍需要加强培养等。我们要保持清醒的认识,从实际问题出发,树立保护文物就是政绩的科学观念,多措并举,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实现新的突破。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及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我们明确提出要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文物古迹的保护、研究和利用,加强对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今后,要把重点放在制度建设上,健全法制建设,加强层层落实,完善监督机制,注重均衡发展,丰富利用形式,加大投入力度,使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以其作为载体,讲好中国故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更多推荐

【遴选素材积累】面试金句类备考:文化

2024-03-22 14:53

【遴选素材积累】背!人民日报发布的经典金句

2024-03-07 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