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材料】
在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当前我国的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重大战略成就,经济发展呈现稳定好转的态势,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工作走在了世界前列。对于一个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很难的。七月二十一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企业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秘书长对国内国际形势作了深刻的分析,充分肯定了我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高度评价了各类市场主体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我们要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努力弥补疫情带来的损失,争取全年经济发展好成绩。
二、【解读分析】
越危险的挑战,越能考验出它的成色、底色,越能突显深层优势,发展后劲。面临新冠性肺炎疫情的冲击,我国一季度经济大幅下滑,二季度实现企稳回升,由负转正,增长3.2%,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下降1.6%,总体情况优于预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均由负转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均大幅下降,从趋势来看,二季度各项指标均有边际改善,为下半年经济的持续复苏奠定了坚实基础。世界人士称赞:“中国经济的复苏带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给世界经济带来了信心和希望。”事实充分证明,我国经济稳中有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征没有变。
目前全球疫情爆发,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我国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许多市场主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科学分析形势,把握发展大势,坚持以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当前的困难、风险和挑战,增强全社会特别是各类市场主体的信心,把精力集中到做好本职工作上来。面对未来,我们的信心来自于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来自于世界上最完备、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数量庞大的人才队伍,这是我们在风雨中站稳脚跟的基础;来自于澎湃的发展新动能,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新产业构成了新的增长极,这既为经济复苏的持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又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来自于充足的政策工具,这将使我国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效,货币政策更加稳健灵活,宏观政策更加有针对性和时效性,一系列有利于经济持续复苏的政策措施将在下半年见效,并根据形势发展,根据“六稳”的要求做出适度调整,从而使我国经济保持良好态势。
以求全年经济发展好成绩,要求我们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当前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下滑、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推动世界经济复苏。面对未来,我们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建立完善的内需体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等各项创新活动,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与国际大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全心全意地去做,越是困难就越向前。从明年起,我国将进入“十四五”时期,也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头五年。我们国家的经济一路走来,在战胜困难中不断发展,在迎接挑战中不断壮大。今后,我们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敢于攻坚克难,勇于担当,确保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推动我国经济再上新台阶,走出新路,走出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