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材料】
《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制定党内关于农村工作的法律法规,明确了省委可以因地制宜地制定实施办法。
安徽是农业大省,历来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在大力弘扬改革创新开拓精神的同时,我们在农村改革发展里创造了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经过不断的总结和细化,已经在制度层面稳定,并结合安徽实际情况,印发实施了《实施办法》。那么《实施办法》的颁布实施意义何在?有哪些创新?让我们一起看看!
二、【解读与分析】
《实施办法》的颁布实施有什么意义?
第一,它是新时期党管理农村工作的重要基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检查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实际,将“三农”改革发展中成熟的政策措施和有效的经验做法提升为党内法规,从体制机制上加强党对农村工作各方面、各环节的全面领导。
第二,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继承和发扬党管理农村工作的优良传统,贯彻实施《条例》,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对于加快现代化建设,建设美丽安徽具有重要意义。
有哪些创新?《实施办法》彻底贯彻了《条例》,并结合安徽实际情况进行了细化和创新。
第一,在主要任务方面。不放松做好粮食生产,推进河(湖)长系统和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全面建设国家森林长系统改革示范区,打造安徽生态文明建设典范。
第二,农村工作中的领导体制和机制。向人民反映责任,省长对系统负责。
第三,应优先分配要素。推进智慧学校、智慧医疗、封闭县医疗社区建设;在省一级,执行单独或保留实用的土地使用计划,以保证该省的扶贫和重大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第四,优先保证资金投入。根据国家规定,调整和完善土地出让收入范围,提高农业和农村投资比重,重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第五,干部配置要优先。注意选拔熟悉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干部,继续派干部到贫困村、弱村、集体经济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