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实现共同富裕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

华图教育 2021-02-03 04:43

一、【背景材料】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把“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民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加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长期目标的重要内容。在省部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座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一重要论述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极端重要性。

二、【解读分析】

执政基础是保持和巩固执政党执政地位的基本条件。执政基础稳定与否,取决于执政党能否有效实现所代表的群体利益。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是我们党执政最深的基础和最大的信心。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始终致力于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根本利益的最集中体现。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我们党始终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依靠人民创造伟大的历史成就。在这个过程中,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不断巩固了执政基础。

体现人民群众在共建中的主体地位。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无产阶级虽然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但生产过程受到控制,劳动成果被无偿占有,劳动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分配过程被异化,不能体现无产阶级作为生产者和创造者的价值。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共同富裕的物质条件的实践中,人民群众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真正体现了国家主人的地位和创造者的价值。我们党坚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强大的首创精神和创造能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社会生产的主导力量。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措施的每一次突破,都来自于人们的思想创新和实践探索。在促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人民展示了智慧,创造了经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这种认识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国家的信任和对执政党的信心,进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体现人民群众共享至上。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立场决定了它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它确定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华民族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体现了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建设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国家发展的过程也是全体人民共享成果的过程”。在我国,人是生产实践中 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无疑应该成为享受发展成果的主体。坚持人民在共建中的主体地位和人民在共享中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要在共建中实现共享,在共享中实现共建,努力促进创作者的团结和社会发展成果的享受。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人民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高度认可,进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更多推荐

近三年山东省直机关遴选考题分析VS部分地市遴选考题分析

2024-03-12 17:01

激活旧事物的“一池春水”_遴选笔试备考

2024-03-11 15:33

筑牢文化自信,结出文明成果_遴选笔试备考

2023-02-09 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