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共担

华图教育 2021-01-28 09:14

一、【背景材料】

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国际场合呼吁并阐述了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共产党面对百年来世界前所未有的变化而给出的中国规划,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责任和行动,也是当代中国对世界的重要理论贡献,符合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需要不同文明共享利益、交流借鉴,还需要打破强权政治和霸权行为,实现公平正义和责任共担。

二、【解读分析】

一般来说,责任可以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来理解:第一,责任和义务是指行为人应当承担或履行的道德义务和责任。这个意义上的责任概念,大致相当于义务的概念。二是承担行为的后果,即行为主体应对自己的行为及其结果负责。简而言之,责任就是做什么,承担自己的行为造成的后果。为了建立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各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作为全球治理的主体和参与者,需要分享利益和分担责任。

“观察情况的人很清楚,趋势是明智的。”当今世界,人类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趋势更加强劲。与此同时,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的数量、规模和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国际环境日益复杂,不稳定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经济全球化逆流而上,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时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因此,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各国参与全球治理的理念出发,世界各国需要本着负责任的精神进行讨论、建设和分享,同舟共济、共担风险,共同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两个维度,一个是人与自然的维度。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人类和自然是生命的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害到自己,这是不可抗拒的规律。因此,从保护地球家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所有国家和民族共同承担合理利用自然、保护环境和控制污染的责任。现代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利用自身的技术和经济实力,甚至动用武力发动战争,侵占和消耗了大量资源。根据公平正义原则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保护资源和环境的责任。第二是人与群体之间的维度。由于地球资源的有限性,资源的竞争和占有往往导致人类不同群体之间的斗争,甚至爆发大规模战争。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目的是解决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每个国家和民族都应该认识到,地球上的人类是一个命运相同的整体,他们正在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你有我,你有我。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责任共担、合作共赢,是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建设的必要内容,也是抵御风险和挑战的必要条件。

更多推荐

近三年山东省直机关遴选考题分析VS部分地市遴选考题分析

2024-03-12 17:01

激活旧事物的“一池春水”_遴选笔试备考

2024-03-11 15:33

筑牢文化自信,结出文明成果_遴选笔试备考

2023-02-09 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