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新发展格局下积极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势在必行

华图教育 2021-01-12 09:54

一、【背景材料】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四五”计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提出,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建议》指出,中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但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保持良好的外部环境密切相关。在研究复杂国际形势变化与发展目标关系的基础上,积极营造良好的未来外部环境,切实推进以国内流通为主体、国内国际流通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建设。

二、【解读分析】

在新冠肺炎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全球经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调整。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数据,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4%,这是近100年来最严重的危机。到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达到美国的71.4%,美国是目前第一大经济体中第二大经济体的最大份额。1995年我们制定九五计划时,日本占美国经济总量的71.3%,而2020年日本只占美国的20%。根据各机构预测,到“十四五”末,中国经济总量将达到美国的90%。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中国的经济总量将在2030年左右超过美国。2020年11月G20领导人峰会前夕,美国媒体报道了惊人的数据。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25年中国人均GDP将达到2.5万美元。

虽然中国的经济发展前景仍然很好,但发达国家对全球化的态度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之前长期发挥主导作用的发达国家,成为反对全球化趋势的主要倡导者,西方长期坚持的主流价值观面临重塑。更引人注目的是,中国的经济实力越来越接近美国,美国已经开始将中国视为主要竞争对手甚至“敌人”。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时期,这也是中国“十四五”期间乃至2035年前外部环境的显著特征。

立足当前现实,判断未来发展,2035年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的主要目标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收入达到新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解释该计划的“建议”时指出,到“十四五”末,将达到目前的高收入国家标准,到2035年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将翻一番。届时,中国经济总量将达到200万亿人民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万美元。这个目标与改革开放之初设定的衡量指标是一致的,说明不要忘记你的主动心态,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宏伟目标的法宝是推动国内流通新的发展模式,促进国内和国际流通的相互促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有“两个大局”的意识。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发展战略目标和外部环境相互影响。1987年的“三步走”战略主要是以参与国际流通为基础,而“九五”计划的制定和2010年的长期目标纲要主要是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为依托。当前,国际环境面临日益复杂和深刻的变化,我们适时提出新的发展模式。与过去不同,今天的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国已经成为影响过去一个世纪前所未有的变化的重要力量,塑造世界的能力显著增强。

更多推荐

【遴选素材积累】面试金句类备考:文化

2024-03-22 14:53

【遴选素材积累】背!人民日报发布的经典金句

2024-03-07 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