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在协调发展中抓好“两个文明”建设

华图教育 2021-01-04 14:18

一、【背景材料】

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特区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硬”,在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工作中交出优异的答卷。它不仅对经济特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且为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解读分析】

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它始终以大局为重,协调各方。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任务,确立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在新的时代和新的阶段,我们要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增强“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实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党在指导方向、谋大局、制定政策、推进改革中的作用,做好理想信念建设,推动各项事业向前发展。

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我们不仅要深刻理解物质文明在精神文明中的决定性作用,而且要深刻认识到精神文明反过来又会促进物质文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不仅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搞好物质文明建设,还要坚持不懈地继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此,要把握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性,破除“物质文明为主,精神文明次之”、“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自然好”、“物质文明建设导致精神文明衰落”等错误观念。在实践中,要做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在创造经济发展奇迹的同时,书写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辉煌。

坚持以人为本。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力军,也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享受者。在新的时代,人们期待着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生活条件和更美好的环境,同时也期待着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必然要求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一方面,我们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通过不懈的努力发展,经济总量将不断扩大,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加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为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促进人民福祉上。通过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坚持以人为本的创作导向,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优秀作品,提供优质文化供给,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获得更多实实在在的收获。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基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精神文明建设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立足解决基层普遍关心的问题,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营造群众广泛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社会氛围,不断从群众实践中汲取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和创造活力。

加强制度建设。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离不开制度保障。精神文明建设虽然不同于物质文明建设,但建设的成果很难单纯用数字来量化,社会效益也很难取得成效,但精神文明建设不是一项虚浮的软任务。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科学水平。要继续推进理想信念教育的常态化和制度化,推进诚信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将相关制度要求转化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规范和实践,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

更多推荐

【遴选素材积累】面试金句类备考:文化

2024-03-22 14:53

【遴选素材积累】背!人民日报发布的经典金句

2024-03-07 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