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材料】
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特区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硬”,在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工作中交出优异的答卷。它不仅对经济特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且为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解读分析】
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它始终以大局为重,协调各方。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任务,确立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在新的时代和新的阶段,我们要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增强“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实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党在指导方向、谋大局、制定政策、推进改革中的作用,做好理想信念建设,推动各项事业向前发展。
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我们不仅要深刻理解物质文明在精神文明中的决定性作用,而且要深刻认识到精神文明反过来又会促进物质文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不仅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搞好物质文明建设,还要坚持不懈地继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此,要把握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性,破除“物质文明为主,精神文明次之”、“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自然好”、“物质文明建设导致精神文明衰落”等错误观念。在实践中,要做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在创造经济发展奇迹的同时,书写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辉煌。
坚持以人为本。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力军,也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享受者。在新的时代,人们期待着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生活条件和更美好的环境,同时也期待着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必然要求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一方面,我们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通过不懈的努力发展,经济总量将不断扩大,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加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为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促进人民福祉上。通过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坚持以人为本的创作导向,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优秀作品,提供优质文化供给,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获得更多实实在在的收获。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基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精神文明建设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立足解决基层普遍关心的问题,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营造群众广泛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社会氛围,不断从群众实践中汲取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和创造活力。
加强制度建设。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离不开制度保障。精神文明建设虽然不同于物质文明建设,但建设的成果很难单纯用数字来量化,社会效益也很难取得成效,但精神文明建设不是一项虚浮的软任务。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科学水平。要继续推进理想信念教育的常态化和制度化,推进诚信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将相关制度要求转化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规范和实践,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