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对“碰瓷”绝不姑息

华图教育 2020-12-18 10:31

一、【背景材料】

前不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依法处理“碰瓷”案件的指导意见》,首次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明确了“碰瓷”行为的定义。该《指引》进一步明确了“碰瓷”违法犯罪行为处罚的法律适用、公检法部门之间的分工配合及定罪量刑等问题,突出针对性和操作性,向全社会传达了公检法机关依法严惩“碰瓷”违法犯罪行为的决心。

二、【解读分析】

近年来,“碰瓷”违法犯罪案件频发,社会影响恶劣。在实践中,“碰瓷”的手段很奇怪:有的故意“设局”制造或捏造他人,对其人身财产造成损害;有的是自伤,对同伴造成伤害或利用自己原有的伤害,咬诬告是受害人造成的;其他不法分子在“碰瓷”行为被发现后,直接抢劫、抢夺受害人...这些违法犯罪行为是通过欺诈、敲诈等手段非法获取的财产。,这不仅严重危及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而且扰乱了社会秩序。法治明确,绝不姑息“碰瓷”的违法犯罪行为。

要杜绝“碰瓷”,必须用公正的尺量。在实践中,“碰瓷”的手法多种多样,涉及刑法中的多种罪名。在某些情况下,不同的国家对法律的理解不同,这很容易导致差异。在总结以往办案实践的基础上,《指导意见》不仅规定了通过“碰瓷”进行诈骗、敲诈勒索等常见犯罪行为的定性处理,还明确了源于“碰瓷”的犯罪行为的定性处理。统一司法标准和尺度,理顺办案流程,有利于公安机关的衔接与配合,准确适用法律,规范办案,确保快速办理“碰瓷”案件,依法严惩犯罪分子。

司法机关在实践中发现,进行“碰瓷”的犯罪分子现在越来越呈现出团伙化、集团化的特点,甚至在某些地区形成恶势力,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碰瓷”这种违法犯罪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很容易成为滋生罪恶的温床。遏制“碰瓷”违法犯罪,要依法严惩共同犯罪,重点打击“碰瓷”背后的恶势力。特别是对“摸瓷”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和关键成员,对多次“摸瓷”,特别是多次不改教,造成特别严重后果和特别恶劣影响的,要依法严惩。

遏制“碰瓷”违法犯罪,也要坚持宽严相济的原则,以罪论处。公安机关在办案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主观恶性等各种因素,认真区别对待,依法从严或从宽处罚。以罪论处,就是要准确把握法律界限,注意区分“碰瓷”罪、普通民事纠纷和行政违法的界限,防止出现“有辱人格的待遇”和打击范围过大等问题。

依法解决“碰瓷”问题,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至关重要。“碰瓷”之所以无法阻止,在于它的隐蔽性和欺骗性,所以有些人很容易被它蒙蔽或胁迫,进而遭受经济损失。因此,公安机关要以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开“碰瓷”的典型案例,引导人民群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群众也要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上当受骗。只有依法惩处“碰瓷”,共同防范“碰瓷”,才能有效根除“碰瓷”滋生的土壤,深入净化社会风气,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更多推荐

【遴选素材积累】面试金句类备考:文化

2024-03-22 14:53

【遴选素材积累】背!人民日报发布的经典金句

2024-03-07 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