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遴选笔试热点】汲古润今 塑形铸魂 振兴乡村

华图遴选 2024-07-24 19:34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润物无声。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用文化来凝聚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也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活力。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充分发挥我国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坚持以民为本,加强保护传承和守正创新,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奋力推动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因地制宜做好保护,加快创新传承塑新颜。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孕育了丰富的乡土文化,如宗族文化、节庆文化、耕读文化、祭祀文化等。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相互交织构建了朴素的乡村价值观和认知体系,进而形成了乡村社会的行为规范,成为维系乡村社会深层情感的集体记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融合的快速发展,传统乡土文化蕴含的礼俗秩序开始在乡村社会中消解,乡村出现了内核“空心”,乡魂难断无处迁。我们要因地因时制宜地保护好古树、古桥、古村落、宗族祭祀等文化资源和其蕴含的文化内涵,丰盈乡村精神家园。同时,为更好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需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来提升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探索发展多元新型文化业态,整合传统手工艺、民俗文化、乡村旅游等乡村文化元素,建立特色、多元、互动、共享的文化产业链,推动乡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全面提升保护和传承水平,让五千年文脉展现岁月之美、绽放时代芳华。

坚持以民为本,丰富文化服务聚民心。乡村文化归根到底是农民的文化,文化的振兴也需要满足市场需求,因此要实现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就要时刻牢记以民为本,坚守乡村文化建设的人民立场,从农民和市民所思所需所盼出发,从而激活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增强乡村文化的影响力和生命力。积极探索符合农民群众实际的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文旅融合带动农民就业创业,让农民群众在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贵州省台江县老屯乡长滩村,银饰刺绣非遗庭院、龙舟模型制作小院、粮画艺术庭院鳞次栉比,文化项目丰富多样;每逢节庆,稻田捉鱼、吹笙踩鼓、篝火晚会等农耕民俗活动,为游客带来别样体验;村里巧手的绣娘参与制作的特色文创产品,成为游客们喜爱的纪念品……当地依托文化资源优势,走出了一条“小而精”“小而特”的农文旅一体化发展路子,越来越多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优化人才队伍,凝聚奋进力量葆活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推进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文化人才队伍是关键和主体。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文化领军人物,为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新思维。一方面,要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使其对人才更具吸引力。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乡村文化人才的培养、引进、激励和保障机制,不断提高他们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增强其归属感和荣誉感。另外,还要以文化产业为纽带,吸引和培养具有各种技能和知识的人才,不断吸引城市居民、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参与到乡村发展当中,共同推动乡村振兴。最后,要搭建一批促进文化交流和合作的平台和机制,发挥好新乡贤在移风易俗、倡导文明乡风中的作用,以新乡贤为样板积极引导群众培育发展良好家风,以良好的家风树正气正民风、以弘扬淳朴的民风影响乡风,实现风清气正。厚植乡村文明根脉,让农民群众守得住“根”,留得住“乡愁”,看得见“远方”。

新时代新征程,实现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就要汲古润今,为文化建设塑好形铸好魂,筑牢乡村振兴之根。

扫码联系华图遴选老师,获取各省遴选考试备考资料,考情分析,笔试面试题!

相关产品推荐:2024年遴选公务员笔试龙腾尊享班

更多推荐

【遴选热文】发挥小城镇发展对农村养老建设的基础作用

2024-07-22 16:00

树立长远眼光,让“流量”变“留量”_遴选笔试热文

2024-07-19 15:04

【地方遴选政策理论】发展特色小吃还需法治撑腰

2021-08-30 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