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艺术与生活_遴选笔试备考

华图教育 2024-02-29 15:05

“艺术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需要与百姓生活融合在一起。”对于艺术来说,生活便是根。鲁迅回忆童年的乡土生活,写出了《朝花夕拾》这样的温情诗篇;沈从文依据自己的湘西生活,写出了《边城》《从文自传》等不朽名著;张择端描摹北宋市井生活,绘出了传世之作《清明上河图》;蒋兆和刻画战争残酷生活,留下了巨作《流民图》……正如肖教授所说:“所有向上生长的繁荣,都源自向下扎根的力量。”在我看来,艺术之树要想收获向上生长的繁荣,先得蓄积向下扎根的力量。一言以蔽之,生活给艺术提供养分,艺术为生活增添色彩,艺术离不开生活。

生活给艺术提供养分。生活,是艺术的源头活水,是艺术的无尽宝藏。苏轼在《赤壁赋》里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生活就像这样,是一切伟大艺术家的创作源泉。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都是艺术的原材料,生活中的油盐酱醋都是艺术的调味品。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是这样来的,普鲁斯特的《追寻逝去的时光》也是这样来的;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是这样来的,莫扎特的《C大调长笛与竖琴双协奏曲》也是这样来的……文章中,画院的学生们在马家岭村制作村民巨幅画像,背后绵延的山峦,脚下翻腾的麦浪,将艺术作品的内涵诠释得淋漓尽致,刷新了我们对艺术的认知——割麦就是艺术,而村民也是艺术的一部分。这也再一次证明,生活永远是艺术最好的营养剂。

艺术为生活增添色彩。俄国文艺理论家尼古拉·加夫里诺维奇·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有时候,生活太苦了,需要艺术的甜;有时候,生活太难了,需要艺术的燃;有时候,生活太绝望了,需要艺术的希望之光。当然,也有时候,生活是如此美好,如此绚烂多姿,同样需要艺术的口来吟唱。杜甫唱出了“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李白唱出了“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南国百姓唱出了“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北方人民唱出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文章中,马家岭村组织文化艺术展演,带动了村民的农家乐生意,村民干劲十足,年轻人也随之返乡创业:开民宿、做旅游,使乡村生机勃勃。这又是艺术为生活增添的另一抹色彩。可见,艺术永远是生活最好的清新剂。

艺术始终离不开生活。艺术和生活的关系,放在人生的维度来观照,会更透彻和清晰。其实,生活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也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生活,人生是虚无,是漂浮,是沙上建塔,水上写字;而没有艺术,人生是滞重,是重复,是无尽苦役,是绝望深渊。所以,艺术要介入乡村、介入城市,艺术家要走出书房画室,走进田间地头,走进人间烟火,进入广阔的社会空间,将艺术创作与生活土壤深深融合。对于创作者来说,“行走”要成为常态,既要行走在书本中,又要行走在风霜雨雪、酸甜苦辣中,了解生活、贴近生活,不能脱离生活、想象生活。闻闻稻花香,听听群蛙鸣;看看边关的月,见见清澈的爱;写写崖畔的桂,画画雪中的梅……见高山,见大海,见人间;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为自己歌以咏,为中国鼓与呼,为时代乐复忧。

综上所述,艺术为生活添彩,也从生活中取材,艺术始终离不开生活。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有如此主张的白居易,写出了《卖炭翁》《观刈麦》等现实主义名篇。新时代的艺术家们,更应该扎根时代沃土,投身生活激流,为时代画像,为百姓立传,为生活谱写最美的赞歌。

扫码联系华图遴选老师,获取各地遴选考试备考资料,考情分析,笔试面试题!

相关产品推荐:2024年遴选公务员笔试鱼跃系统班

更多推荐

公务员遴选“发言提纲”怎么写?

2024-02-06 14:55

【体制杂谈】体制内这十个部门千万不要去!

2024-01-02 15:12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氛围还不够浓厚,

2021-01-26 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