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基层文化发展主要是“政府包办”,政府的手发挥着主要作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文化建设成效,但效率低、满意度低的问题始终无法根本性解决。因此,务必要推动基层文化供给侧改革,侧重于文化思路的转变,真正让群众成为文化发展的主体,激发群众的文化自觉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开创文化服务新局面。
激发群众热情,让基层文化服务更有创造性。当前,大多数基层文化服务活动都缺乏新意,无论是文化下乡工程,或是农家书屋、社区书屋等形式,内容陈旧、内容同质化现象比较普遍。唱一唱、跳一跳,喊一喊、凑一凑,基本上概括了当前的文化形式和手段。政府的智慧是有限的,官办模式的创造性是有限的。相反,毛主席曾说过“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只有让群众真正参与到文化创造中,才能在文化形式上、表达方式上、组织模式上进行创新。正如“老杨剧团”的成功,可以看出群众对于文化的自发热情一旦被点燃,将带来有效的文化创新。因此,有创造力和创新力的文化,关键还在于如何激发群众的热情。
激发群众热情,让基层文化服务更有针对性。文化的针对性是指文化服务能够真正的满足群众的实际文化需求。群众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文化产品,哪些群众需要文化产品,群众需要多少文化产品?这一系列文化服务的问题曾是萦绕在诸多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管理者心头的问号。这一问号的解决,关键在于要体现出文化服务的针对性,让需要的人得到需要的文化服务。问政于民、问需于民,是文化服务政策制定的关键所在。了解群众的需求,了解时代的发展,了解群众的喜好,才能真正有效的实现文化服务的精准配送和精准投放。因此,文化服务避免“上错花轿”、“入错家门”的尴尬,要多听群众的意见,确保文化服务的精准性。
激发群众热情,让基层文化服务更有延续性。文化服务不是一阵风的事,文化本身有着极强的持续性,我们总搞一些“运动式”服务,显然是无法满足当前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能否让群众“天天有文化”、“周周有文化”、“月月有文化”、直到“年年有文化”,是未来文化供给侧改革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激发群众的文化热情,让群众自己当自己的文化主角,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关键。群众有了文化热情,愿意出资出力出人,不仅解决文化服务的一些硬件问题,也能够在文化服务的及时性、普遍性上有所突破。因此,增强文化服务的覆盖面,扩大受益人群,强化文化活动效果,还得靠群众自身。
文化是温润人心的力量,决定着“思想强不强”;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内核,决定着“精神富不富”。文化之功,如滴水穿石,而基层是文化的展现园地,基层文化强,则文化实力才有了厚实基础。务必要激发群众的热情,让群众成为文化发展的主体,激发其创造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才能走出基层文化供给侧改革的新思路,为群众带来更多的文化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