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力是指针对事物的现状特点,对未来将要采取的措施做出选择和决定,以求确定最佳方案,实现决策效益最大化的能力和本事。领导干部只有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在把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确定工作的目标和举措,才能使工作真正得到长远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发展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新变化,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当前我国国情及实际发展情况,根据领导干部决策力的具体现状,对进一步提升领导干部决策力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的领导干部决策力的思想体系。
善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思路决定出路,思维决定作为。关于思维方法,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了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等几个方面。关于战略思维,强调“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要加强战略思维,增强战略定力,善于从全局视角谋划问题、善于从长远眼光思考问题、善于从整体思路上把握问题。”关于创新思维,强调“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关于辩证思维,强调“辩证思维能力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在推进改革中,要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坚持辩证法。”关于法治思维,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要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可逾越的观念。”关于底线思维,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分析处理问题,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这些科学的思维方法,贯通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全过程、各领域、各方面,具有内在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是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有力思想武器。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掌握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性,学习运用这些科学思维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必须坚持决策在调研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决策就像‘一朝分娩’。”“调查研究是从实际出发的中心一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也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调查研究能力是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和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调查研究的过程,是领导干部提高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过程。”“做好调查研究工作,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调查了解情况。”这些重要论述启示我们,研究问题、制定政策、推进工作,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胡思乱想、异想天开更不行,要把调查研究作为一项基本功,坚持在全面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出科学决策。领导干部要坚持实事求是,把调查研究作为解决问题、制定政策、推进工作的“金钥匙”,不断改进调查研究方法,要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了解情况,学习总结经验,掌握第一手资料。要拓展调研渠道、丰富调研手段、创新调研方式,提高调研的实效性和科学性。
要集思广益,善于广泛听取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重大决策都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做到兼听则明、防止偏听则暗。”“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要清醒认识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把难点和复杂性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各种风险想得更深入一些,把各方面情况考虑得更周全一些,搞好统筹兼顾。”这些重要论述就是强调听取大家的好主意、好看法、好见解在决策过程中的重要性。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有“集众智”的胸襟,凝聚集体智慧,倾听各方面意见,与广大干部、群众谈心交流,拉近相互间的思想、感情距离,求同存异,在关键问题上达成共识;要充分估计事物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势和结果,使决策更具有科学性、前瞻性、战略性,避免武断盲从,逞匹夫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