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_遴选考试面试热点

华图教育 2023-02-14 21:28

一、华图遴选背景材料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从人才队伍、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等多个方面进行部署。锚定新坐标、扛起新使命,不断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才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文化支撑。

二、华图遴选考题

新春伊始,文化领域捷报频传。春节档电影票房突破67亿元,上映国产电影主题积极、类型多元、专业性强,反映了近年来中国电影制作水准的不断进步。这段时间上映的几部国产电视剧,也赢得观众广泛好评。对此,你怎么看?

三、华图遴选参考解析

新春伊始,文化领域捷报频传。春节档电影票房突破67亿元,上映国产电影主题积极、类型多元、专业性强,反映了近年来中国电影制作水准的不断进步。这段时间上映的几部国产电视剧,也赢得观众广泛好评。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从人才队伍、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等多个方面进行部署。锚定新坐标、扛起新使命,不断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才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文化支撑。

以高质量精品创作激发引领力。衡量文化事业发展状况,最重要的标尺是文艺作品的整体质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最终要体现并落实到用优秀作品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上来。要赢得人民认可,文艺创作必须量质并进,在“高原”之上再攀“高峰”。“高峰”之“高”,在于它经得起时间检验,在于它在文艺史上的标杆价值,在于它代表一个时代文化艺术的高水平成就。文艺工作者只有立足伟大实践,既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又朝乾夕惕、久久为功,深刻把握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才能创作出有生活温度、社会广度、历史厚度和思想深度的经典之作。

以高标准公共服务提升凝聚力。以文化人、艺术养心,文化事业是培根铸魂的全民工程。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助于最大程度提升社会凝聚力、民族向心力。具体而言,应常态化开展覆盖全民的大众阅读、艺术普及、百姓舞台等文化惠民活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精准对接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探索非遗活化利用新路径,更好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总之,让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展示者、欣赏者、分享者,才能为建设文化强国注入不竭动力。

以高站位谋篇布局锻造竞争力。要统筹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文化建设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强化文化赋能,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例如,与创意产业协同支撑“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与旅游产业融合扩大休闲文化消费。同时,推动文化领域“数智化”转型,以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度应用,重塑现代文化产业。要顺应文化产品和服务生产、传播、消费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场景化趋势,推动智慧场馆、虚拟展演等文娱新业态健康发展。

以高素质人才队伍激发创造力。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文化大繁荣大发展需要加强文艺队伍建设。从文艺组织角度看,既要重视文艺院团人才梯队建设,也要关注新文艺群体的成长。网络作家、独立制片人、独立演员歌手、自由美术工作者等新文艺群体,已成为文艺发展的生力军,应积极引导其创作优秀作品,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此外,还要发掘和鼓励优秀民间文艺人才,通过规划、组织、指导全国性民间文艺等方式,开展对民俗文化的考察与研究、保护与传承。

文化兴则民族兴,文化强则国家强。以文载道、以文化人、以文弘业、以文惠民,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文化发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必将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更多推荐

公务员遴选“发言提纲”怎么写?

2024-02-06 14:55

【体制杂谈】体制内这十个部门千万不要去!

2024-01-02 15:12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氛围还不够浓厚,

2021-01-26 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