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抓住“稳、准、狠” 共谋“经济”发展之道_遴选笔试备考

华图教育 2023-02-13 17:11

倘若“人民”是我党执政的根基、奋斗的根本。那么“经济”定是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幸福充实的核心要素。无论是建国初期实施的计划经济体制,还是改革开放后施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是在充分考虑当时国情和人民利益后作出的最正确的战略部署。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和国内外局势错综复杂、国内外双循环主体发展的当下,如何既能看清当下经济的“形”,又能找准未来经济的“势”,是今天我们必须直面的课题。

“卸下负担,轻装上阵”,为经济发展吹响前进的号角。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2013年至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6%,高于同期世界2.19%和发展中经济体3.7%的平均增长水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居世界第一。在这样巨大成功的背后,是因为在我党的坚持领导下,不断改革经济体制、不断调整经济模式,不断蝶新经济发展。面对诸如疫情等不确定因素的增多,如何快速卸下“想赢怕输”的负担,觅得“稳、准、狠”的轻装良方是经济能否在未来一段时间,仍能稳中有升的重中之重。

“摒弃错误,重获新生”,为经济发展播撒奋斗的汗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空前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但在反腐败高压的态势之下,仍有人管不住内心的贪欲,不收敛不收手,违背党的初心使命,动摇党的执政根基。而金融作为国家经济命脉,关系国计民生,金融腐败往往与各种市场风险交织,既可能对实体经济造成冲击,也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最终危害党和人民利益。在未来面对十四亿人的“饭碗”只有摒弃错误的贪欲思想,才能重获经济改革新生。

“忘记过去,拥抱未来”,为经济发展洒满希望的种子。在“中国智造”“中国质造”“中国创造”锚定了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方向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正走出封闭的实验室,融入工业领域的核心业务场景,助力企业智能决策,提升行业发展效能。而推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加速突破应用,对于激活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那么应该如何在万物互联的当下激发经济所蕴含的能量呢?唯有“创新”。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决心去创新、和以育新机开新局的变革去创新、更要以“工匠”的精神去创新。只有“经济”焕发生机与活力,才会更加坚定地完成祖国的第二个百年目标。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之下,“经济”势必会迸发出一股强劲的力量,去适配十四五的战略布局完成阶段规划;并会全面改革升级,适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更会加紧内外经济串联形成闭合回路,适配社会主义强国的建设。“经济”人人享有,而又人人奋斗的要素,在未来定会茁壮成长为挡风遮雨的参天大树。

更多推荐

2023湖北遴选公务员考试考什么?近几年题型分析

2024-01-05 11:33

用法治的力量守护水生态文明_遴选笔试备考

2023-06-21 13:53

治国必先治党 党兴才能国强_遴选笔试备考

2023-02-19 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