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改善民主 奏响社会发展新乐章_遴选笔试备考

华图教育 2023-02-12 17:08

“民生连着内需,连着发展。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针。”当然,我国在就业、养老、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取得了成绩。但依然面临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就业工作压力大、养老形式单一、就医难、就医贵等一系列问题,这不仅影响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会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因此,我们要关注民生发展。

改善民生需要关注教育。习总书记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然而,我们依然面临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义务教育资源、区域分布不平衡;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低、社会偏见大;高等教育与市场需求匹配弱等一系列问题,这不仅不利于个人的成长发展,也不利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此外,乡村教育一直处于我国教育的薄弱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因此,我们要关注教育事业发展,尤其是教育事业的基础薄弱环节,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改善民生需要关注就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稳就业,就是稳民生发展;稳就业,就是稳经济发展;稳就业,就是稳社会发展。然而,当前在就业方面依然面临技术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短缺,人才体系建设存在短板,创新创业能力不足,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有待提升,此外,由于供需不平衡,部分企业在招工方面也存在困难,整体来说就业环境趋紧。可以说,把握好就业发展方向不仅有利于个人成长以及家庭幸福,也有利于企事业单位的持久发展,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唯有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深化就业领域的“放管服”改革,关注就业群体的就业需求,扩宽高校应届毕业生以及社会群体的就业渠道,提高就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优化群众的就业环境,打破社会对就业和职业的偏见,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才能促发展。

民生问题是中国改革最大的问题,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政绩。回首看,四十多年民生发展波澜壮阔;抬望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胜利在即。时间刻录着岁月的光盘。从养老到医疗,从就业到住房,翻天覆地变化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党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站在新起点,面对第二个百年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更多推荐

“有一是一、有二是二”_地方遴选政策理论

2023-04-05 13:19

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_遴选笔试备考

2022-11-13 17:16

【遴选考试面试热点】政法委书记使用不当言辞回复市民短信

2022-01-17 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