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常见的事务性公文的行文逻辑_遴选备考经验

华图教育 2023-01-27 20:25

公文一般分为法定性公文和事务性公文,法定性文种有15中常见的如: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等。以及其他常见的事务性公文,如:讲话稿、工作方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倡议书、公开信、宣传稿、工作总结等。虽然这些常见的事务性公文的行文逻辑会有变化,但是整体的格式变化不大,然而有很多考生确疏忽细节致使丢分,具体写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下面华图教育就带大家看一看常见的事务性公文的行文逻辑。

1.标题公文标题是对公文主要内容准确、简要的概括和提示,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例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宏观管理的通知》,其中,“国务院”是发文机关名称,“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宏观管理”是事由,“通知”是文种。

2.主送机关(发文对象)主送机关指的是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也就是说,主送机关是发文机关要求对公文予以办理或答复的对方机关。

主送机关编排于标题下空一行位置,居左顶格,回行时仍顶格。

公文的主送机关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

(1)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发出的请示或报告等上行文,在一般情况下都只有一个具体的主送机关,不要多头主送。

(2)上级机关对下级发出的下行公文一般有两个以上的主送机关,而且级别越高的机关的发文,其主送机关的覆盖面愈大。在这种情况下,公文的主送机关多是使用统称。如,县一级人民政府的下行文,它的主送机关的统称一般是:“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

(3)直接向社会公众发布的公文,如通告、公告等告知性公文,以及一些章程、条例、规定等规范性公文,它的承办或者贯彻、执行、落实、知照的对象是全社会或者全体人民群众,在这种情况下,公文的主送机关就没有必要再写了。

3.正文正文是公文的主体和核心所在,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编排于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每个自然段左空二字,回行顶格;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依次可以用“一、”“(一)”“1.”“(1)”标注;正文包含发文事由、主体和结束语三部分。

发文事由:点明发文背景,说明发文目的;

发文主体:根据题设要求,结合身份实际完成主要任务内容;

结束语:总结全文或提出要求或习惯式结束语自然收束。

4.附件附件说明是指公文附件的顺序号和名称。公文正文中的一些内容,如图标、名单、规定等凡是正文中写明上报、下发、批转、转发、报送、发布××文件字样的,文件内容以正文形式置于附注之后。

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如有多个附件,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应当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

5.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发文机关署名应当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成文日期是指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是公文的生效日期。联合行文时,署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

以上就是公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希望各位考生在备考中在把握主要写作技巧的基础上还需要根据题设不同,围绕不同文体多练习,灵活把握,也欢迎各位考生在华图课堂上一起探讨交流,提升作答技巧,考试不丢分。

更多遴选备考经验相关资讯,请关注华图遴选!

更多推荐

六类应用文写作的不同细节特点_遴选备考经验

2023-12-24 10:17

中央遴选68分能够进面吗?成绩要到多少才能进面?

2023-11-06 16:00

公文写作常见问题之数字用法不规范_遴选备考经验

2022-11-19 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