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加快形成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_遴选笔试备考

华图教育 2023-01-10 23:15

乡村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工作,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新征程上,我们要充分认识做好乡村旅游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好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加快形成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大力挖掘乡村文化的旅游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包括农耕文化在内的乡村文化,既是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也是重要的乡村旅游资源。传统村落、乡村文物古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承载着乡村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依托。推动乡村旅游发展,需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乡村文化传承好、保护好、利用好,让乡村旅游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发挥成风化人、铸魂育人的重要作用。为此,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牢牢把握乡村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不断提升乡村文化的品格品位,发挥乡村旅游产品的教育功能,让游客在潜移默化中感悟乡村文化、厚植家国情怀,让乡村旅游产品成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载体。

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把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广大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践表明,发展乡村旅游,离不开农民自身的智慧和力量,必须紧紧依靠农民,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帮助其用自己的双手增收致富。要充分尊重农民发展意愿,把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的选择权交给农民,不搞一刀切,不搞统一模式,杜绝形象工程,形成特色旅游资源开发与村庄发展的良性互促机制。立足乡村客观实际,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不搞大拆大建,挖掘不同地区的乡村文化价值和旅游资源,特别是要把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保护好、利用好。加强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如乡村优秀传统曲艺、民间工艺美术、传统节庆活动、传统体育活动等。切实保障农民收益,大力加强与乡村旅游发展相关的培训,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吸纳更多脱贫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就地就近就业,不断缩小村民收入差距。

不断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当前,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旅游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发展乡村旅游,必须把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增效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资源整合和政策集成,着力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旅游,抓住“持续开展数字乡村试点”的有利契机,推进线上支付、人工智能等技术与乡村建设深度融合,进一步激发乡村旅游消费潜力,改善游客的体验内容和体验质量。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优化乡村旅游空间布局,加强村级客运站点、文化体育、公共照明、垃圾处理等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加强对乡村自然生态空间的整体保护,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落实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计划,培育一批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内涵、有品位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吸引更多游客选择乡村旅游、体验乡村旅游、爱上乡村旅游。

加快形成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更多推荐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化品格_遴选笔试备考

2023-06-13 23:00

【遴选考试面试热点】公务人员带耳机听歌被劝退

2021-10-13 18:37

【遴选面试热点】浅谈“三牛精神”

2021-03-03 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