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把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此外,还强调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把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作为年轻干部培养的重要途径。重视培养和用好少数民族干部,统筹做好党外干部工作。这为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民族地区高素质干部队伍指明了方向。
建设一支优秀的干部队伍,这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决定因素和关键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什么是好干部” “好干部的标准”等问题进行了思考和论述。2013年6月,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针对选人、用人以及好干部的标准等问题指出,高素质的好干部必须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这二十字要求明确概括和提出了好干部的五条标准。民族工作当然也需要有一支优秀的干部队伍,尤其需要建设一支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调研时指出,“要坚持把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坚持把坚定维护祖国统一,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坚定、头脑清醒、行动坚决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
少数民族干部和民族地区干部既具有一定的共性,又具有自己的特性。少数民族干部和民族地区干部是贯彻与实施党的民族政策、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因此,对于少数民族干部和民族地区干部,既要坚持基本的普遍性,又要考虑和照顾一定的特殊性。
一方面,民族工作事关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事关民族团结和和社会稳定,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繁荣昌盛;另一方面,民族地区相较于全国其他地区,条件更为艰苦,形势更为复杂,任务更为繁重,工作更为特殊。因此,2014年9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基于好干部的“二十字”标准进一步提出了民族地区好干部的“三个特别”标准:“明辨大是大非的立场特别清醒”“维护民族团结的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的感情特别真诚”。这也是党中央第一次明确提出判断民族地区好干部的标准,从而在政治立场、行动能力和感情作风三个方面为民族地区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民族地区干部治理能力提升指明了新的方向,集中体现了民族地区干部队伍建设的“三严三实”。
2021年8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努力建设一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的民族地区干部队伍,确保各级领导权掌握在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手中。”这就进一步将民族地区好干部的“三个特别”标准发展为“四个特别”标准,不仅在维度上有了发展,即在立场、行动和感情这三个维度上增加了一个新的维度——“态度”,而且在内涵上也有了丰富,将“维护民族团结的行动特别坚定”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这就进一步彰显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主旨,也为民族地区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民族地区干部必须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切实提升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民族地区高素质干部队伍,必须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努力造就一支德配其位、才配其位、忠诚干净担当的民族地区高素质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