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_遴选考试面试热点

华图教育 2022-11-13 17:18

一、华图遴选背景材料

在北京展览馆“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上,两张照片中的笑脸打动人心:山东省沂水县一位老人笑容洋溢地展示刚领到的养老金,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平铺镇的孩子们笑容灿烂地展示手绘作品。“一老一小”的笑脸背后,是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华图遴选考题

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要求“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在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强调“全党同志要站稳人民立场,践行党的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觉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在陕西延安和河南安阳考察时,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共产党当家就是要为老百姓办事,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发表重要讲话,“人民至上”是贯穿始终的价值追求,“为了人民”是念兹在兹的深情牵挂。对此你怎么看?

三、华图遴选参考解析

大战大考,彰显“为人民谋幸福”初心之坚;风雨来袭,考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之诚。面对贫困堡垒,坚定“一个都不能少”的决心,组织实施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面对疫情冲击,坚持“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全力护佑”的理念,举全国之力实施规模空前的生命大救援,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灾,应变局、化危机,攻克了一个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险阻,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始终贯穿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彰显着我们党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坚定信念。

这十年,我们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就业质量显著提升,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以上;居民收入不断攀升,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5万元,比2012年增长近八成;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9年;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住房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一个个突破性进展,一项项标志性成果,背后是社会建设全面加强、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的美好图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庄重承诺,已经化作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现实答卷。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单独作为一个部分进行部署。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要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一路走来,我们紧紧依靠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载入史册的答卷;面向未来,我们仍然要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前进道路上,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我们定能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

更多推荐

近三年山东省直机关遴选考题分析VS部分地市遴选考题分析

2024-03-12 17:01

【体制杂谈】体制内这十个部门千万不要去!

2024-01-02 15:12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氛围还不够浓厚,

2021-01-26 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