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这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_中央遴选政策理论

华图教育 2022-11-12 20:10

一、华图遴选背景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

二、华图遴选考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对此,你怎么看?

三、华图遴选参考解析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决定的。必须看到,富裕是各国现代化追求的目标,但一些发达国家搞了几百年工业化和现代化,不仅没有实现共同富裕,贫富差距反而越来越严重。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既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又要防止两极分化,切实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让所有人都有机会凭自己的能力参与现代化进程,凭自己的贡献分享国家发展的成果。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擦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价值底色;把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见证了中国发展牢牢占据着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实现人类美好理想的道义制高点。

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既要把“蛋糕”做大做好,又要把“蛋糕”切好分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民稳步增收,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再到壮大实体经济、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才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为分配提供更充足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富裕”体现效率,“共同”体现公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党的二十大报告就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等作出详细部署,有助于更好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充分体现。

实现共同富裕,将是伴随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我国有14亿多人口,如此巨大的人口体量整体迈入现代化进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世界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加之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地区推动共同富裕的基础和条件不尽相同,我们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上;必须坚持循序渐进,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稳步朝着共同富裕目标迈进。

这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更多推荐

2024四川省直遴选和选调公务员考哪些内容?

2024-02-28 16:45

公务员遴选“发言提纲”怎么写?

2024-02-06 14:55

北京市没收违法建筑物处置办法解读

2020-11-18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