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行大道 利天下 得人心_遴选笔试备考

华图教育 2022-11-04 19:49

新时代的中国外交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变乱交织的时代背景下为国际社会共克时艰、携手前进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踔厉奋发、攻坚克难,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沿线各国发展注入重要动力,全球发展倡议在关键时刻引领国际社会重振全球发展事业,全球安全倡议为应对国际安全挑战提供综合方案……新时代的中国始终把自身发展置于人类发展的宏大坐标系,不断汇聚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坚定不移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行大道、利天下、得人心。

伟大的事业之所以伟大,不仅因为这种事业是正义的、宏大的,而且因为推进这种事业就必须战胜与之相伴的巨大困难和挑战。新时代的中国外交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变乱交织的时代背景下为国际社会共克时艰、携手前进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十年来,国际形势复杂严峻,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威胁上升,逆全球化思潮上升,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站在历史十字路口,直面重重时代挑战,中国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坚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始终是世界和平发展的正能量。

新时代的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国际社会准确把握历史大势,开辟通往光明未来的正确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顺应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的时代现实,为徘徊于十字路口的世界指明了前进方向。自提出这一重大理念以来,中国不断对其内涵进行丰富完善,明确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擘画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的总体布局,提出各方向各领域的命运共同体建设目标,让这一重大理念凝聚起更大的国际共识,为人类进步事业发挥更加突出的引领作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我们践行多边主义的目的,就是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时代的中国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实际行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目标前进。不畏险阻才能实现梦想,行而不辍才能抵达远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十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定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中国积极推动政治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深入参与气候变化、减贫、反恐、维护网络安全等领域国际合作。中国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合作,发起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全球紧急人道主义行动,向众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物资援助、医疗支持、疫苗援助和合作。今天,中国作为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国际秩序维护者的国际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国际社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发展是属于全人类进步的伟大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影响,国际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日益突出。但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没有变,国际社会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历史使命也没有变。新的征程上,中国将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汇聚合作共赢的伟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挑战,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勇毅前行。

行大道 利天下 得人心

更多推荐

流动与新生_遴选笔试备考

2024-05-22 15:17

江苏遴选外省能参加吗,江苏的遴选考试公告要求

2022-06-06 15:06

【遴选备考】在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开幕会上的讲话

2021-02-03 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