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为“中国之治”夯实法治根基_中央遴选政策理论

华图教育 2022-10-13 21:52

一、华图遴选背景材料

截至今年6月,制定修改法律行政法规730余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趋科学完善;依法查处不正当竞争案件23.4万件,法治保障和服务改革发展成效显著……“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一个个数据,彰显了全面依法治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二、华图遴选考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对此,你怎么看?

三、华图遴选参考解析

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来推进,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提出一系列重要举措。在这一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了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标志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健全,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党运用法治方式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显著增强。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必须立足长远来统筹规划。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作为总抓手,统筹推进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建设,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形成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布局。十年来,加快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党领导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提高国家机构依法履职能力,全面增强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和能力……着眼全局、统筹兼顾,不断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整体发力、协同发展,为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提供制度化方案。

2018年3月,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从“制”到“治”,一字之变,强调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近年来,面对生态环境问题,制定修订环境保护法等多部法律法规,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生态奇迹;面对疫情冲击,各地区各部门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实施防控措施,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事实证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把党和国家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依靠法治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有助于保障国家安全、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国之治”夯实法治根基。

一切为了人民,这是法治中国的目标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从立法反映人民意愿,到司法改革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再到严格执法维护公平正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法治维护人民权益、保障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凝聚起全体人民的法治信仰。事实有力证明,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之中的创造伟力,使全面依法治国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法治中国的根基必将更加坚实。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面向未来,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必将不断开创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为“中国之治”夯实法治根基

更多推荐

激活旧事物的“一池春水”_遴选笔试备考

2024-03-11 15:33

公务员遴选文章写作80+必备四大类金句汇总

2024-02-29 14:57

让刻苦成为习惯,用汗水浇灌梦想_遴选笔试备考

2024-02-26 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