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追寻食物,追寻稻作文明_遴选考试面试热点

华图教育 2022-09-29 16:12

一、华图遴选背景材料

民以食为天。为了追寻食物,人类不断迁徙,定居他乡;为了追寻食物,人类不断创新拓荒,追根溯源;为了追寻食物,人类不断沟通交流,互融互通。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人类对于食物的追寻与探索从未停步。食物对于人类而言,不仅是丰富物质的需求,更是充实精神的需要。食物能让人感受家乡味道,对未来充满新的期待。故此,追寻食物,追寻稻作文明的脚步不会停止,以更好的传递温度。

二、华图遴选考题

食物对于人类而言,不仅是丰富物质的需求,更是充实精神的需要。食物能让人感受家乡味道,对未来充满新的期待。故此,追寻食物,追寻稻作文明的脚步不会停止,以更好的传递温度。对此,你认为应该如何去做?

三、华图遴选参考解析

1.追寻食物,勾勒拓荒人精神。拓荒人精神,即为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伟大精神。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一生都在为国为民追寻食物,他用自身伟大的实践,向我们传递出伟大分拓荒人精神。2020年4月,在海拔2800米的格尔木高寒重度盐碱地上,袁隆平青岛海水稻团队首次成功种植“海水稻”,从“南优2号”到超级稻再到“海水稻”,几十年来,袁隆平向我们传递出的是对于粮食安全的执着,是对未知领域的突破。泱泱稻田,满满情谊,新的品种,勾勒着伟大的拓荒人精神。我们应以袁老为榜样,接过先辈手中的接力棒,追求食物安全。

2.追寻食物,传递生活温情。无论是黄粑、年糕,还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饭,稻米在山海之间传播,随着其呈现形式的变幻,它已不再是单纯的食物,而是人们对地域文化特色的展示,更是不同家乡风情的体现。远离家乡的游子,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能通过特色明显的家乡美食,勾起内心最柔软的温情,将影响人们一生的记忆色彩。可见,以不同食物为代表的稻作文明,不仅能够给人以基本的温饱感受,更能留住家乡味道,保留难能可贵的乡愁,甚至在人们的性格塑造中产生极大的作用。显而易见,稻作文明,通过食物源源不断的传递出生活的温情。

3.追寻食物,带来未来新的希望。四十载峥嵘岁月,七十年栉风沐雨,百年来艰苦奋斗,中华民族不断谋求新的发展,获得新的希望。古往今来,我们对于粮食的追逐,亦是如此。从1978年包产到户,到现在基本农田政策30年不变,我们对于粮食安全,对于食物的追逐,从未止步。无论是袁老一心为民研究超级水稻,还是民众不断探索舌尖上的美食,都令人对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新时代新征程,我们仍需坚定的筑牢粮食之基,以带给民众更加美好的明天。

更多推荐

6063人!2024河北省直遴选报名数据统计与分析

2024-03-02 16:05

“有一是一、有二是二”_地方遴选政策理论

2023-04-05 13:19

【遴选笔试备考】在数字保定建设推进大会上的讲话

2022-04-29 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