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_遴选笔试备考

华图教育 2022-09-27 20:15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这既是中央战略布局层面的顶层设计,亦是中国特色城市发展的明确方向。打造宜居城市关乎城市居民的安居乐业,关系城市发展的动力潜能,可谓意义重大。然而当下,城市建设集约度不高的烦恼,与城市规划前瞻性不足的缺憾相互交织,导致城市病层出不穷,居民幸福感难以提升。城市作为人们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承载,必须将人置于重要位置。以人为本方能让城市更宜居,让城市暖民心。

发展智慧城市,拓宽城市发展空间,为宜居城市奠定格局。经济发展持续加速,人口骤增已成事实。人地矛盾的锐化带来不容忽视的能源稀缺、环境破坏等问题,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制约城市发展后劲。而智慧城市的提出,能够让城市更智能、发展更高效,因而让生活更舒适,让城市更宜居。我国积极响应智慧城市建设号召,大力倡导数字城市建设推广,根本实现节能低碳环保目标,真正解决城市发展固障顽疾。智慧城市是未来城市建设发展的大势所趋,各地政府必须以敢为人先的锐气,参与智慧城市建设;以上下求索的执着,砥砺智慧城市建设,赢得百姓最多的掌声,把握城市发展的机遇。

打造人文城市,挖掘城市历史底蕴,为宜居城市深化内涵。人文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是世代居民的智慧结晶,城市与文化无法割裂。然而当前,不少城市实施老城改造,追求现代建设;部分城市拆除传统建筑,醉心仿古建造,导致居民无认同、无归属,造成城市无底蕴、无特色。而西安作为六朝古都,深刻认识历史文化作用,兼顾城市建设保护并重,一方面,积极保护传统文化资源,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底蕴,丰富当地旅游文化元素,推动城市产业多元发展;另一方面,注重城市规划管理建设,积极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双管齐下,共同推动西安绽放勃勃青春,恢复昔日雄关。传统文化历经沧桑,却历久弥新。延续文脉、敬畏历史,是城市千姿百态、居民充分认同的根本前提。

建设绿色城市,注重城市生态文明,为宜居城市创造福利。“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习总书记的讲话其言虽易,其义惟深。生态环境作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直接关系人民的身体健康,直接关涉人民的生活幸福,是城市建设的重点。正如眉山,以绿化配套为重点,以园林建设为渠道,经济发展兼顾生态环境,打造现代生态宜居城市。又如台州,恢复湿地河道,兴修园林景观,提升绿化质量,保障城市安全,打造宜居城市。宜居城市建设并非口号,而是关乎民生的重要举措。惟有以群众健康为关切,以群众需求为参考,以绿色发展把握宜居城市建设的新机遇。

老子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城市建设并非朝夕之功,惟有凝聚智慧为要,弘扬人文为本,注重生态为基,方能共筑美丽城市、和谐城市、幸福城市、宜居城市。

更多推荐

从三方面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_遴选笔试备考

2022-12-27 22:55

察势 趋势 驭势_遴选笔试备考

2022-09-10 23:40

【遴选考试面试热点】佛系青年,躺平族为何流行起来?

2022-01-13 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