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建设好农村“生活服务圈”_遴选笔试备考

华图教育 2022-09-19 21:55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村为民服务中心作为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阵地建设好,完善充实服务事项,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增强为民服务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综合服务机构设施建设不断加快,服务标准和水平也不断提升。截至2021年底,全国农村综合服务机构和设施达40.4万个,覆盖率达79.5%。从快递进村、光纤入户,到厕所革命、垃圾集中清运处理……越来越舒适便捷的农村“生活服务圈”,已成为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支撑。

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让亿万农民生活得更美好。建设农村“生活服务圈”,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农民群众是重要参与者和受益者,对于公共卫生、基本医疗等服务怎样布局、文化活动怎样开展、健身设施怎样建设等,感受最直接,期待也很清晰,应把他们的参与度高不高、满不满意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近年来,一些地区健全村民议事制度,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用,引导农民全程参与乡村建设,在改进公共服务的同时,也让农民满意,积累了很好的经验。

建设农村“生活服务圈”,应坚持城乡统筹,推进城乡衔接、要素共享、互通互融。当前,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仍有较大差距。首先要补齐农村短板,缩小城乡差距。同时,也要注意加强城乡联动,加快城乡融合。比如,一些地区推动县城师资、管理、投入向农村延伸,实现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城乡共享;一些地方统筹城乡供水资源,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质、同网、同价。类似举措,不仅有助于让农村居民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也有利于吸引农村人口回流,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建设农村“生活服务圈”,还要顺应数字化、信息化发展趋势。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推进农村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工具,也为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强化其系统性提供了助力。在一些农村地区,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已在乡村公共服务中得到有效运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根据本地政策支持和村级组织的能力,以“互联网+政务服务”等信息化手段为依托,推动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自助终端等服务渠道功能升级并向乡村延伸。

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体现在公共资源配置上。要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注重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农村“生活服务圈”建设,是其中一个重要举措。紧扣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福祉,把村为民服务阵地建设好,健全完善村级综合服务事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多样化生活服务供给,定能让农村具备更好生活条件,让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遍布中华大地。

建设好农村“生活服务圈”

更多推荐

2024福建遴选公务员考题分析

2024-01-10 16:07

不断激发勇立潮头勇毅前行的信心和决心_遴选笔试备考

2022-12-10 23:04

【遴选备考】在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上的讲话

2021-02-03 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