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共同构成算力产业发展壮大的厚实根基_中央遴选政策理论

华图教育 2022-09-19 21:43

一、华图遴选背景材料

前不久,工信部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算力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5万亿元,近5年平均增速超过30%,算力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作为数字经济时代新的生产力,算力发展水平的逐步提升,意味着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正不断夯实。

二、华图遴选考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战略布局,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华图遴选参考解析

算力代表了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是数字化技术持续发展的衡量标准。它能让“聪明的车”更安全地行驶在“智慧的路”上,能让飞架在河流山川上的电网实现智能巡检;它是远程辅助诊疗的有力支撑,也是气象AI预测模型的重要依托;它存在于云端的信息服务,也遍布于各地的基础设施。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融入千行百业,无处不在的算力,正在成为激活数据要素潜能、驱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新引擎。

近年来,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我国算力产业发展基石更加坚固,发展前景更加广阔。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启动建设多条“东数西算”干线光缆,在用数据中心机架规模超过590万标准机架,服务器规模近2000万台。在此基础之上,算力正从金融、科技、航空航天等领域向政务、工业、交通、医疗等领域加速拓展。算力“沃土”,正孕育着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

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要切实增强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算力供给能力。《“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随着数字技术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数据体量将更加庞大,全社会对数据资源存储、计算和应用需求也将大幅提升,数字化转型需求会更为旺盛。这既为算力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对算力产业全链条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推动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夯实算力发展根基。包括高性能芯片、数据中心、网络等在内的基础设施,是算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超大型、大型数据中心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需坚持适度超前原则,以建代用,尽可能提高算力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与此同时,要紧紧牵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加快高端芯片、核心算法等技术的研发突破,通过产学研联合攻关增强算力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可控性,让算力的自主可控水平不断提升。

推动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要丰富算力融合应用。发展壮大算力产业,关键在用,以用促建。通过鼓励国内企业和行业组织在成果转化方面强化合作,可以促进算力产业供需对接。要推动全社会上云、用数、赋智,繁荣线上消费业态,也要推动多元算力服务与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技术融合创新,降低算力使用门槛,合理配置优质算力资源。加速释放算力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潜能,才能促进算力融合应用走向更广、更深、更精的领域。

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大局。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生产力,算力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点。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谁的计算能力更强,谁就能够在发展中抓住先机、赢得主动、抢占未来制高点。我国算力产业链条相对完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算力产业生态初步形成,一大批供给普惠化、业态多样化的融合创新成果正竞相涌现,共同构成算力产业发展壮大的厚实根基。持续加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算力核心技术攻关,不断拓展融合创新应用,我们一定能推动数字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共同构成算力产业发展壮大的厚实根基

更多推荐

【遴选热点】人民网三评“蹭流量”之一:丧失底线,败坏风气

2024-03-25 16:40

【遴选金句】密切联系群众

2024-02-18 10:04

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_中央遴选政策理论

2022-09-15 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