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学礼以立“大国范儿”_遴选笔试备考

华图教育 2022-08-22 17:52

古人云:礼之用,和为贵。意在强调文明礼仪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论语》中也谈到,“不学礼,无以立”,说的就是一个人不懂礼貌,不讲礼仪,将难以在社会立足立身。如今,我国面临着社会经济的双转型,在政治、经济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却出现文明礼仪的缺乏,信仰的缺失,精神的迷茫。如何才能驱散信仰的阴霾,唯有通过学礼才能走出道德的困境,真正树立大国范儿。

学礼能够唤醒公民意识自觉。公民是国家形象的代表,公民素质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但当国内频频出现低素质事件,旅游过程中的不文明行为、公共场所的不文明做法,都是对古老文明礼仪之邦的扣问及反思。追本溯源,不仅是因为当前教育的急功近利,忽视了教育的灵魂和本质,不注重内在精神和价值。同时媒体歪曲事实,煽风点火,也助长了不良之风,不利于主流价值观的传播。文化是潜移默化形成的,也只有通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才能提升文明素养。唯有加强文化修养教育,传播主流价值观,才能提升民族素质。

学礼能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以文明礼仪之邦自居,礼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孔融三岁学礼,为世人称赞,收益终生,而生活中也存在学历高,不懂礼仪的人,那他也是对社会无用之人。但是令人深思的是,父慈子孝蜕变成金钱性的赡养,邻里和睦演化成老死不相往来,尊师爱生演化成合同式的知识供给,这都体现了文明礼仪的丧失,民族精神的缺乏。习近平强调,要将精神文明建设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全过程,让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年心中生根发芽。唯有深挖中国传统文明礼仪的精华,结合现代文明特点进行弘扬,传承民族精神。

学礼能够展现大国形象。习近平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那文明礼仪作为文化建设的内容,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文明礼仪彰显着一种大国气度。中华民族“和为贵”的思想,不仅避免了不必要的战乱,也为政治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空间。明洪武年间,郑和到达非洲并没有树立旗帜,标榜主权,而是体现拒绝侵略,传递友好的大国气度。加强文明礼仪建设,有利于树立大国意识,展现大国风采,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

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修,心尚礼则心泰。也是说明不学礼,无以立的道理。文明礼仪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需要依靠加强公民文化修养教育、媒体传递主流价值观,社会形成良好的风气,就不仅能实现提高民族素质,弘扬民族精神,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

更多推荐

儿童用药要更加精准_遴选考试面试热点

2023-02-20 20:33

增强道路自信,走好中国道路_遴选笔试备考

2023-02-19 20:51

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_遴选笔试备考

2022-12-31 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