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引导公民理性思考 培育理性社会文化_遴选笔试备考

华图教育 2022-08-19 16:48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突显,各种思潮泛滥,部分国民的情绪表达、处事方式比较“任性”:互联网上充斥着偏激言论,维权路上散发着火药味儿,“冲动像魔鬼”把它的爪牙伸向更多人。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培育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犹如一剂良药,对症当下社会心态问题。

培育辩证思维,引导公民理性思考。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皆有两面性,看问题要“一分为二”,不可片面。孔子提倡“中庸”,“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不偏左不移右、不偏下不偏上,守中为上。辩证思维,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一分为二”,也是儒家所谓的“守中为上”。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如今的人情绪化问题严重,表现之一就是“看问题极端”。看到80后当县长,有的人第一反应是“有后台”;听到留学生车祸身亡,有的人贴上标签“富二代”。这些人没有时间去分析年轻才俊的出色政绩,也没有精力去表达对逝去同胞的同情。这种偏激思维是理性思考的大敌,需要辩证思维的拯救。培育辩证思维,公民才能理性表达个人观点,才能理性参与公共生活。

培育规则意识,引导公民理性思考。规则意识是对法律、制度、规章、规矩的思想自觉。规则意识强的人,在认识上认可规则的合理性,在行动上维护规则的权威性,凡事必按规矩行事。然而,总有一些人视规矩为无物:无论红灯绿灯,凑一拨人便可过马路;不管队伍多长,排队加塞只图自己方便。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无所顾忌,必欲按自己的愿望或想法行事。他们缺乏公共意识,对规章制度缺乏敬畏之心。管住这些人的“任性”必须培育规则意识,在完善立法的同时加强普法宣传,让法治成为全民信仰。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用良好的党风政风引领民风。

培育阳光心态,引导公民理性思考。阳光心态,顾名思义是一种积极心态,遇到任何问题都能从积极的一面思考,都能以积极的态度应对,随时随地传递正能量,绝不传递负能量。阳光心态的对立面不是阴暗心理,而是喜欢抱怨、悲观消极、容易被负能量感染,其本质是人的思想和言行不够成熟、不够理性。培育阳光心态,就要加大正面宣传,宣传好人好事、宣传惠民政策、宣传改革开放的成就,引导公众的合理预期,摒弃不切实际的幻想、毫无必要的攀比,让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人们都能内心阳光、充满正能量。

一个人的“任性”是个人性格问题,许多人的“任性”便是社会心态问题。培育公民的辩证思维、规则意识和阳光心态,才能使公民理性思考,使社会心态平和,才能滋养国民德性、提升公共生活品质。

更多推荐

【遴选素材积累】背!人民日报发布的经典金句

2024-03-07 15:31

【体制杂谈】体制内这十个部门千万不要去!

2024-01-02 15:12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氛围还不够浓厚,

2021-01-26 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