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扶贫由“授鱼”到“授渔”_遴选考试面试热点

华图教育 2022-08-14 17:26

一、华图遴选背景材料

前期,一个小村庄的搬家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四川凉山昭觉县支尔莫乡的阿土列尔村的“天梯”,很多人对它印象深刻。阿土列尔村又被叫做“悬崖村”,住在大山里的村民出入都要攀爬落差达800米的悬崖,梯子就是他们通往外界最主要的路。随着四川省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实施,这里的84户贫困户也告别了悬崖爬梯,搬进了县城的新居。

“悬崖村”搬迁,受到媒体和民众的持续关注,究其原因,这是关乎“悬崖村”村民福祉的大事,更是我国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缩影。“悬崖村”搬家注定写入扶贫史,它告诉我们,贫困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只要牢记精准和扶贫,就一定能找到脱贫的办法。

二、华图遴选考题

村民走出“悬崖村”,并不意味着扶贫的终止,而是扶贫方式由“授鱼”到“授渔”的转折点的开始。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易地搬迁扶贫面临的问题?

三、华图遴选参考解析

1、“输血扶贫”与“造血扶贫”同步进行

当地政府在搬迁点附近创建农业产业园和开发公益性岗位,为易地搬迁群众提供家门口的就业岗位。同时,还为搬迁村民提供就业指导培训,引导劳动力外出务工,并按照务工地距离和务工时间的不同,给予不同级别的交通补贴和稳岗补贴——“输血扶贫”与“造血扶贫”同步进行。从长远来说,造血扶贫的成效,是决定“悬崖村”易地扶贫后能否稳得住的关键。

2、开发利用村落的旅游和历史文化价值

实施易地扶贫,除了财力与资源问题,有些村民故土难离,也是一个难点。而贫困村落的旅游和历史文化价值若能得到开发利用,村民搬迁不意味着告别、断根,不但能使搬迁更顺利,还可以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既解决生存、脱贫问题,也体现出人文情怀,达到易地扶贫的理想境界。

更多推荐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_遴选考试面试热点

2023-08-03 15:43

污染治理,全民同参与_遴选考试面试热点

2023-05-08 15:28

“以竹代塑”开辟环保新赛道_遴选考试面试热点

2023-03-04 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