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加强儿童安全保护亟需理性思考_遴选笔试备考

华图教育 2022-08-11 21:47

近日来,湖南湘潭幼儿园校车翻车事故、云南教师性侵幼儿事件、云南丘北县幼儿园食物中毒事件被媒体相继报道出来,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每一次事故发生后都会引起广泛关注,但为何事故仍层出不穷,频频发生?因此,加强儿童安全保护不能只凭借一时的口号与热情,更需要理性的思考,需要观念的转变与制度的完善。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希望之所在,保护好他们,就是保护好我们的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不管是什么情况,不论是什么天灾人祸,一定不要让下一代受到伤害。"但一次次的校车事故、性侵案件正在警醒我们:儿童的安全状况令人堪忧,不容乐观。

就当前的儿童安全工作来讲,虽然政府部门与全社会高度重视,但工作却并没有做细致,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有着较大差距。比如,我们的儿童安全保护工作依然处于一种事后应付的模式,而缺乏事前安全隐患排查机制;我们习惯于命令式、宣贯式的教育方法,但却忘记了孩子才是安全教育的主体与出发点。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加强儿童安全保护必须树立"孩子优先"的理念。我国是世界上儿童最多的国家之一,但我国的儿童权益保护工作并未走在世界前列,尤其是在理念上还较为滞后。比如,在克拉玛依大火中的一句"让领导先走",令孩子错过了最佳逃生时机,不禁让人扼腕叹息,事实证明,如果不能形成"儿童至上"的社会共识,任何的保护举措都只能是空中楼阁。

加强儿童安全保护必须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俗话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提前做好预备工作,建立预警机制,将风险前移,才能够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甚至可以避免。然而现实当中"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事后处理模式告诉我们:要想真正做到未雨绸缪,还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比如,应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机制,实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应明确权责,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并实行问责。

"家事,也是国事;孩子,也是民生",韩红的这句话说进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坎里,而如何做好孩子的安全保护工作则需要理性的思考。唯有树立"孩子优先、儿童至上"的理念,转变观念,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完善工作制度,我们才能够真正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

更多推荐

【地方遴选政策理论】“碧水、蓝天、净土、田园、宁静”环保行动

2021-11-09 22:25

【遴选面试热点】改善未成年人网络打赏乱象,刻不容缓!

2020-12-04 18:18

【遴选面试热点】疫情之下,绿叶购超市应运而生

2020-12-04 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