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弘扬传统文化 彰显“大国范儿” 遴选笔试备考

华图教育 2022-08-06 03:34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名片,我国的传统文化,更是华夏民族积淀数千年的瑰宝。古诗词作为文化精粹,在小学教材里却遭遇边缘化危机,习近平主席对此表示:“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我们需要对传统文化经典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传承中弘扬,在发扬中光大。

传统文化需要流行,但不能被误读。博物馆里的文物、历史长河的人物、古籍里的文字都可以通过现代手段“活”起来,重新被现代人所熟悉。然而,一窝蜂地开办“少儿读经班”,博人眼球的“开笔破蒙”,甚至借“复兴”之名行“复古”之实,纯为牟利或宣传封建迷信,则可以休矣。当传统遇上流行,文化和思想的碰撞在所难免,需要我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真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传统文化需要打造文化品牌。品牌的背后是实力,深处是文化。“中国文化元典”是我们深厚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我国文化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经典之作,已经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品牌。从国际来看,一个国家的文化品牌是了解这个国家的重要窗口,只有彰显中国元素的传统文化才能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脍炙人口的名曲《茉莉花》发源于扬州小调,这首极具东方韵味的民间小调被意大利歌剧作家普契尼用作《图兰朵》的主题音乐,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名作。可见,传统文化是打造文化品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文化似水,水成于无形,隐于其中,却凝结一切;文化似水,润物无声,又难阻挡。”当今世界,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影响越来越大,文化品牌竞争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因此,我国有必要着力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让其成为民族精神的书写和表达。

弘扬传统文化需要讲好中国故事。深化国际经贸合作我们需要走出去,用文化架设沟通的桥梁,化解误会;面对国外此起彼伏的文化潮流我们需要走出去,用文化彰显大国的风范,激流勇进。一个自强的文化必定敢于“走出去”,因为这样会在世界舞台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竞争中发展自己;一个自觉的文化必定惯于 “走出去”,因为这是突破固步自封,追求“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文化活力;一个自信的文化必定乐于“走出去”,因为展示自己就是“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的价值实现。文化不是化石,只有发展才能成长,只有走出去才能拥有影响力。

弘扬传统文化需要取长补短。文化输出的本质是要传递真实而又全面的中华文化,是要为人类健康向上的发展做出独特贡献。而不能为了输出而输出,揠苗助长一味迎合市场需求。因此,修好内功,夯实自身文化基础是文化输出的前提。面对国外优秀文化成果,采撷精华,内化为己;回顾五千年文化瑰宝,摄取甘霖,升华进取;立足日新月异当代精神,反思阐释,丰满价值。古人即云:“师夷长技以制夷。”如今,文化是世界的文化,在面对从未间断的危机和挑战,海纳百川,兼容“文化鲶鱼”,是中华文化一如既往傲人的姿态,在危机和挑战中浴火重生,让华夏文明一脉相承,让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共通血脉,是一个国家守望相助的精神家园。要想实现文化自强战略,打造文化强国,就必须坚持修内功的同时,注重走出去战略,尤其要走进去,让中国文化真正在国外生根发芽,不断壮大。唯此,才能向世界展现真实而又强大的中国。

更多推荐

【遴选热文】山东:项目为王 为新质生产力蓄能——山东省重点项目和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札记(上)

2024-06-21 16:58

最新干货来袭!2024山东遴选公告职位解读简报

2024-06-13 13:44

【遴选素材积累】2023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整理(二)

2024-05-01 16:50